2021年席卷教培行業(yè)的巨大風暴里,中公教育本來是一個幸運的局外人。
作為職教培訓賽道的龍頭,中公教育恰好避開了“雙減”政策的掃射范圍。逐年升高的考公人數(shù),更是驗證了其冉冉上升的商業(yè)潛力:2020年,國考報名人數(shù)尚且不到140萬,到2023年這個數(shù)字已經變成了260萬。
(相關資料圖)
照理來說,中公教育的業(yè)績本該扶搖直上,日子也應越發(fā)滋潤。
但就在新東方深陷“雙減”風暴的2021年,中公教育的命運同樣也急轉直下:財務上由盈轉虧,學員退款難風波不斷。到2022年三季度末,中公教育賬上只留下4.57億元的資金,甚至還不夠流動負債的零頭。
風雨飄揚之際,中公教育最大股東,同時也是創(chuàng)始人李永新母親的魯忠芳,通過大宗交易和協(xié)議轉讓等方式,連續(xù)減持11次,持股比例一路從此前的41%,驟降到了5%以下,累計套現(xiàn)了近百億元。
曾經市值一度接近3000億的A股大白馬,到底陷入了怎樣的風暴之中?
盈虧同源
中公教育能夠穩(wěn)坐考公一哥的秘訣,與如今身陷困境的罪魁禍首,都可以歸咎到它的“協(xié)議班模式”上。
所謂“協(xié)議班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 學員考不過,機構無理由退錢。
學員前期雖然要繳納高達數(shù)萬元的學費,但如果沒有順利考取公務員,中公教育就能退返70%以上的學費。平臺幾乎是在低價甚至免費提供服務。
2007年,李永新開始大舉推行協(xié)議班模式,在這個極度分散的賽道上,順利卷死了市場上的其他小玩家。當中公教育免費給學員白嫖,那就算其他培訓機構說的再天花亂墜,也很難再賣出收費課程。
這套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別人的打法,可謂戰(zhàn)無不勝。
2009年,中公教育營收井噴。到了2015年,中公教育業(yè)績成功反超曾經的“考公一哥”華圖教育;到2019年,中公教育的市占率已然是華圖的兩倍[3],此時協(xié)議班的收入占比達到了76%。
由于報名、考試再到出錄取結果歷時長達數(shù)月,因此中公教育在給學員退費前,可以留存一筆相當可觀的現(xiàn)金。 這筆錢,也讓會過日子的中公教育拿去做了投資。
從2018到2021年9月,中公累計購買了將近889億元理財。在2019年,中公教育光是靠著投資收益和利息收入,就賺了2.6億元。
中公教育打造的商業(yè)模式,似乎非常完美:考生得了實惠,中公成了龍頭,甚至理財公司也有了大客戶。各方看上去都有美好的未來。
但這套模式實際運行起來,卻跟走鋼絲沒什么區(qū)別。
原因很簡單。中公教育從學生手中拿到的預收款,并不是真正的收入。在財報中,這一項收入被計為合同負債。但和普通企業(yè)的預收款,最終都會轉化成營收不同,中公教育的合同負債,在協(xié)議班模式下,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退還給學員的。
因此,退費率就成為了決定中公教育能否盈利的關鍵數(shù)據(jù)。
如果退費率低,那么中公教育就可以在最后留存足夠多的收入,來覆蓋師資、差旅、營銷等眾多支出,從而實現(xiàn)盈利;但是當退費率一旦走高,那么中公教育很有可能會入不敷出。
就在2021年,中公教育的退費率,從上一年的46.54%大幅提升到了68.64%。
岌岌可危
按照中公教育事后自己的分析,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上一年省考面試的延后,最終導致部分退費延遲到了2021年。
更多原因出在公司自身的競爭策略上。雙減政策出臺后,受影響較小的公考賽道馬上涌進了大量的競爭對手;出于路徑依賴,中公教育再次祭出了自己的殺招——協(xié)議班模式,想把對手再卷死一次。
問 題是,每年考 試人數(shù)激增,但公務員招錄的人數(shù)卻沒有增加。 中公大幅增加協(xié)議班高退費班的班次占比,自 然導致了退費率的迅速上漲。
中公教育為了吸引學員,還增加了學員貸的使用。在學員貸模式下,學生連預付的學費都可以通過貸款來完成。如果考不上,中公負責償還本息,順利錄取才需要償還費用。
白嫖的學生,在學習上自然比不過花大錢的學生用心,通過率遠不如付費學生。在2021年,學員貸模式的退費率高達82.94%;而為了給這些學員支付貸款,中公教育卻花了1.83億,屬實是吃力不討好。
2021年,突然飆升的退費率,拖累公司由盈轉虧,全年一口氣虧掉了23.7億。不湊巧的是,前幾年埋伏的另外一個地雷,也隨之引爆。
原本只能短期留存的學員預付款,中公教育卻都統(tǒng)統(tǒng)提前花了出去。
2018年和2019年,中公教育各分紅14.2億元和14.8億元。面對當時外界掏空家底也要分紅的質疑,中公教育美其名曰:與中小股東共享利益。
但中小股東只喝了點湯,真吃到肉的還是自己人。翻看持股情況,當時中公教育創(chuàng)始人李永新與母親合計持股將近60%,扭頭間就將十幾億現(xiàn)金收入囊中。
按理說,只要沒有其他的大額支出,創(chuàng)始人享受一下人生也無可厚非。但中公教育同期,還在不斷投資一些高額項目。
2018年之后,中公教育在全國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培訓基地:在遼寧并購資產花了1.73億,在濟南買地花了2.28億;在湖南的區(qū)域總部,光是土地整理款就砸了2億元。2020年底,中公教育還在北京昌平購置土地,一口氣支出了30億。
在中公教育看來,自建培訓基地好處多多:不僅可以改善學習環(huán)境,而且相比租賃場地的成本也更低——租酒店人均開班費約150-180元/天,而自建基地只要50元/天[1]。
問題是,中公教育花的是流動性極強的短期現(xiàn)金流,投資的房地產卻是流動性極差的長期項目。手握著大筆現(xiàn)金的中公教育,似乎是忘記了這錢是要還的,沒能學會延遲滿足。
如果中公教育業(yè)績一路向好,那現(xiàn)金流尚能支撐,最終消化掉這些高額支出。但是當2021年萎縮的業(yè)績以及暴漲的退費率一并襲來時,那就會導向一個結果:給學員的退費發(fā)不出來了。
過去中公教育的退費周期為30個~45個工作日,但如今中公教育退款拖欠已經成為了常態(tài)。截至2023年3月中旬,中公教育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的投訴已經超過了9萬件,其中9成都和退費問題相關。
到2022年3季度,公司包括學員預付款在內的流動負債已經高達65.3億元,而中公教育賬上的現(xiàn)金已經不到5億元。
中公教育推出了退費的分期還款,而這已經是公司能夠做到的極限:再多一步便是萬丈深淵。
黃粱一夢
遙想公瑾當年,雄姿英發(fā)。
2021年,李永新向母校北大捐出了10億,創(chuàng)下了建校來的最高個人單筆捐款記錄。出席捐款儀式的時候,李永新高調喊出: “未來再捐100億” [2]。
李永新在北大致辭
就在2022年底股 票 開始解禁的當口,李永新家族確實開始連續(xù)套現(xiàn)了近百億現(xiàn)金。
但捐款仍然遙遙無期,李永新家族為公司提供了20億的無息貸款,主要解決的就是退費問題。另一方面,中公教育的自救工作也已開始。
自2022年起,中公教育就下架了所有不過全退的產品,并且大比例提升了實收班課程占比。公司也從過去主要考察收入,全面轉向考察每一個班次的實收和利潤。
中公教育也開始重拾擴張期間被遺忘的效率。2023年1月,中公聲稱將會在組織架構層面進行全面調整,使學習中心設置、師資安排、薪酬和激勵機制等,都達到更有效率的狀態(tài)。
但中公教育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挽回聲譽。高退費協(xié)議班的退場,本就會影響學員的報班熱情,至今沒能完成欠款清退,更是會打擊后來學員的信心。
回過頭看,協(xié)議班為中公教育帶來的,似乎只是黃粱一夢。
協(xié)議班一度被認為是“天才的發(fā)明”,它將原先的公考培訓市場擴大了數(shù)倍,但最終卻逃不開一個致命的痛點,那就是: 考公越來越難的當下,協(xié)議班的退費率很難下降。
這場由中公教育挑起的協(xié)議班大戰(zhàn)中,最后幾乎沒有勝者。新東方投資的導氮教育跑路,格然直接關門,粉筆教育被迫裁員,就連中公教育自己也一度經歷了九死一生。
中公教育所擅長的,其實是偏重的線下培訓服務。但即便靠著協(xié)議班卷死了其他對手,一時間也很難像互聯(lián)網公司那樣無成本擴張,最后獨霸整個市場。
眼下,中公教育也在想辦法尋找業(yè)績的第二曲線,開始積極進入財會類考試、考研及 IT培訓等新領域。
但是想要轉型成人培訓的可不止中公教育一家,在這不僅有公考類培訓老對手粉筆、華圖的圍追,還有學科類培訓機構例如高途教育、作業(yè)幫的堵截。在垂直賽道上,僅僅是考研領域,就有新東方、文都、海文等眾多廠牌的嚴陣以待。
最終,在不少學員本身就預算吃緊、時間零碎的當下,恐怕在網盤流轉的免費資源才是最受歡迎的選項。
尾聲
李永新從北大畢業(yè)放棄保研,選擇創(chuàng)業(yè)的節(jié)點,正值世紀交替前的1999年。這一年,體制內精簡的人數(shù)不下280萬,辭官下海的浪潮早已拉開序幕。
在開過小學培訓、奧數(shù)培訓、高考培訓以及高考復讀培訓均告失敗之后,李永新才找準了公考賽道。伴隨著考公熱情的日漸高漲,李永新也得以在2020年,造就了中公教育一度近3000億的市值。
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公務員降薪、縮編,以及支持民營企業(yè)家的聲音,再次踩著歷史的韻腳紛至沓來的時候,中公教育所需要做的,就不僅僅是迅速修復聲譽,最終還要和周期進行賽跑。
在愈發(fā)洶涌的考公浪潮里,被卷得喘不過氣的考生不是贏家,自己把自己推進困境的培訓機構不是贏家,大量年輕人擠在獨木橋前的社會也不是贏家。唯一得利的,可能是減持近百億的創(chuàng)始人家族。
除了他們,考公浪潮里沒有贏家。
參考資料
[1] 教研渠道長纓在手,品類擴張內圣為王,華西證券
[2] 給北大捐款10億,中公教育是怎么做大的?,老雷手記
[3] 中公教育巨額利潤消失之謎,財經十一人
[4] 中公教育,職教龍頭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國信證券
[5] 職教龍頭整裝再出發(fā),關注疫后經營恢復節(jié)奏,安信證券
[6] 對公司2021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中公教育
關鍵詞:
- 環(huán)球熱議:公考狂潮,沒有贏家
- 通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加快產業(yè)鏈供應鏈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 【俠客島|解局】這場聽證會,是美國給TikTok下的套
- 世界時訊:海評面:海外網編輯帶你看博鰲現(xiàn)場
-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5.86%
- 環(huán)球熱文:持續(xù)創(chuàng)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安科生物2022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逾240%
- 焦點熱訊:全球首款哈利·波特定制手機發(fā)布
-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5.86%
- 當前通訊!先惠技術總經理王穎琳:制度創(chuàng)新支撐自立自強 力爭扛起國產高端裝備大旗
- 當前熱訊:北京市經信局毛東軍: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yè)城市
- 新消息丨eva爆笑學園(【EVA爆笑學園】這里面老是跟著渚薰的白色紅嘴玩偶是什么?Q版量產機??)
- 中天金融預計新增擔保額度8億元
- 環(huán)球今頭條!2023北京永定河馬拉松參賽人員要求
- 【聚看點】成都新耍法來了 一批重大文旅項目集中簽約、開工
- 西嶺雪山社??ㄙ徠蔽磁渲娩N售價格什么意思
- 世界快報:成都露天音樂公園3月31日至4月1日實行臨時半封閉式管理
- 世界實時:成都崇州2023年元通清明會時間+地點+活動+交通
- 成都東到九寨溝怎么去?
- 【環(huán)球報資訊】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為4a級景區(qū)嗎?
- 頭條焦點:一家?guī)腿送嬗螒虻拇壬茩C構是怎么運作的
![](http://svs3.cn/static/images/m2R_315.png)
- 1 環(huán)球熱議:公考狂潮,沒有贏家
- 2 通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加快產業(yè)鏈供應鏈智能化綠
- 3 【俠客島|解局】這場聽證會,是美國給TikTok下的套
- 4 世界時訊:海評面:海外網編輯帶你看博鰲現(xiàn)場
- 5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5.86%
- 6 環(huán)球熱文:持續(xù)創(chuàng)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安科生物2022年
- 7 焦點熱訊:全球首款哈利·波特定制手機發(fā)布
- 8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5.86%
- 9 當前通訊!先惠技術總經理王穎琳:制度創(chuàng)新支撐自立
- 10 當前熱訊:北京市經信局毛東軍: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