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36氪領讀 | 一部好戲是如何誕生的? 2022-01-08 12:32:04  來源:36氪

本文摘編自《一切為戲劇》,王可然 牛萌 著,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2021 年 3 月 21 日,唐山大劇院。

密集排練了半個月,2021 央華版話劇《如夢之夢》第一次帶妝聯(lián)排。

這一天很重要,一部戲的全貌、成色,要見真章了。

上午10點半,女演員們先行從酒店出發(fā),坐車到劇場,開始化妝、做頭發(fā)、換衣服。男演員的妝發(fā)相對簡單些,一小時后,他們也出發(fā)了?!度鐗糁畨簟穭〗M的紀律性和秩序感都很強,除非特殊情況,否則很少有人遲到,也不需要人盯人地催場,這一點,多數(shù)影視劇組都比不了。

許晴、馮憲珍、肖戰(zhàn)、張亮、黃璐、閆楠、孔維、葛鑫怡、趙子鋅、劉璇、任薪橦、李宗雷、孫中藝等三十一名演員悉數(shù)到齊。

劇場后臺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卷軸:身穿旗袍、高跟鞋的女演員們來回穿梭,結伴邊走邊說笑,她們的聲音脆亮爽朗、中氣十足,在別處不容易聽到;走廊上掛著一排排華麗的戲服,裝道具的巨型箱子堆滿墻角,貼著“顧香蘭”“五號病人”“伯爵”等標簽的化妝室一字排開,門大大方方地敞著,透出雪亮的燈光;茶水間備好了咖啡、零食,常有明星請客,墻上醒目地貼著紙條——“××× 請吃鹵味”“××× 請吃水果”,誰渴了餓了,隨意取用。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王子攝左起:靳川川(飾翻譯)、孫銘晗(飾媛媛)、張亮(飾伯爵)、任薪橦(飾翠琴)、孔維(飾十里紅)、王維倩(飾金姨)

在劇場里,明星除了有專屬化妝間,幾乎沒有其他特殊優(yōu)待。不管是明星還是素人,來了就只剩下一個身份——演員,唯一的任務就是塑造好角色——至少在央華的劇組里,氛圍一直如此。

做完造型,用過簡單午餐后,演員們開始戴麥、試音、暖身,快速醞釀狀態(tài)。

頭一天夜里,劇組將近 12 點才收工。過了一晚,所有人滿血復活,打起精神回到劇場,開始緊鑼密鼓的工作。

大家都明白,今天的聯(lián)排很“殘酷”,至少要經(jīng)歷幾重考驗:先是臺上的演員搭檔們,接著是執(zhí)行導演、舞臺監(jiān)督,然后是現(xiàn)場觀眾,最后還要過一個人的法眼。這個人是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總制作人,也是《如夢之夢》的出品人、監(jiān)制,王可然。

《如夢之夢》長達八小時,三十一位演員總共要塑造一百多個角色,有的演員甚至一人分飾十五個風格各異的角色,光是記臺詞、服裝、道具、舞臺走位,都是艱巨的任務。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王子攝左起:任薪橦(飾孫女)、孫中藝(飾老總管)、許晴(飾顧香蘭 C)、張亮(飾伯爵)、肖戰(zhàn)(飾五號病人 B)、黃璐(飾江紅 A)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王子攝左起:許晴(飾顧香蘭 C)、孫銘晗(飾新妻子)、耿一帆(飾新仆人)、陳思?。椗ⅲ?、阮澤軼(飾男孩)、張亮(飾伯爵)

詮釋這樣一部巨幅史詩,所有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劇組集體閉關讀劇本、練走位、對詞、打磨角色,幾乎與世隔絕,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這十七天,天天如此。

進了這個劇組,演員們都很清楚:唯有像這樣,全然沉浸在戲劇里,才能共同造好這場“夢”。雖是排練,王可然在保利院線的支持下把唐山大劇院整個包下來,1:1復刻了演出實景(包括八個方位的舞臺、三個樓層的布景,以及那座著名的“蓮花池”),準備了三百多套服裝、各色燈光音樂道具,一切按正式演出的標準來。

另外,許晴、肖戰(zhàn)、張亮、黃璐、孔維、葛鑫怡……這么多明星,調(diào)配檔期是門學問。王可然左右騰挪,給劇組搶出了十七天時間,無論多紅的明星、多緊的日程,這十七天,該推的事情都推掉。排練期間,他們只屬于戲劇。

這么多設施設備、全劇組一百二十號演職人員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是肉眼可見的硬成本,這一次復排的費用,就遠超百萬元。像這種手筆的排練,在國內(nèi)的戲劇院團,尤其是民營院團,幾乎看不到。但在央華、在王可然的劇組,只要為了戲好,那就安排上。

用著名主持人張越的話來說,這是一場豪賭?!啊度鐗糁畨簟纺敲创蟮闹谱鳎B國營劇團都演不起,央華作為一個民營劇團,自己來投資制作,就為了在國內(nèi)探索一種新的戲劇表現(xiàn)形式。我覺得王可然是在探底,看看自己能實現(xiàn)多少,還能走到多遠?!?/p>

下午1點整,聯(lián)排開始,上半場,要連演整整四小時。三十一名演員魚貫而出,繞著舞臺獨白、漫步、疾走。

音樂聲起,第一句臺詞響徹劇場:“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p>

“蓮花池”中迷霧升騰?!皦簟遍_始了。

王可然坐在“蓮花池”的中央,手捧一個保溫杯,他顧不上喝,全神貫注盯著舞臺。偶有熟人進來找他,他站起來輕聲招呼,然后立即安排他們坐下:“先看戲,結束了再聊。我現(xiàn)在滿腦子全是這部戲,暫時想不了其他事?!?/p>

兩位執(zhí)行導演陳立美、張瑞坐在不遠處的一盞小燈下,一邊看戲,一邊在劇本上做筆記,事無巨細。每一場排練下來,筆記通常都有兩三百條之多。

這是《如夢之夢》的第九度巡演。九年來,演員的每一個造型、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表情和動作,臺上的每一處布景、音樂、燈光、道具,整部戲的氛圍、節(jié)奏、呼吸,都刻在王可然的腦子里。臺上出現(xiàn)任何一處微小的變化和失誤,比如某處音樂起早了,某個演員的情緒不對了,某句臺詞的語氣太重了,他幾乎閉著眼睛都能察覺到?!笆裁炊继硬贿^可然的耳朵和眼睛”,劇組上上下下,都是這個體會。

看過《如夢之夢》的觀眾,都會嘆為觀止:這部戲不單是篇幅長、角色多,而且時間和空間的跨度都很大,從民國初年到現(xiàn)代,從臺北、巴黎,到上海、北京、諾曼底——這就意味著,這臺戲的表演和場景的調(diào)度極其復雜。

傳統(tǒng)的戲劇舞臺像“鏡框”,演員在臺上演,觀眾坐在對面看;而《如夢之夢》不同,對于坐在“蓮花池”里的觀眾來說,空間被“挖”成了一個環(huán)形,舞臺 360 度無死角“包裹”著自己。也就是說,觀眾四周都是表演區(qū),演員會隨時出現(xiàn)在環(huán)形舞臺的任何一個方位,燈光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亮起。

因此,這不再是簡單的“看戲”,戲劇會發(fā)生在你五感能捕捉到的任何一個角落里。比如顧香蘭會帶著天仙閣的一眾姐妹,從臺上走下來,橫穿“蓮花池”,裊裊娜娜從觀眾身邊經(jīng)過,坐在通道兩側的觀眾距離她們不到一米,能清晰地看見她們旗袍上的褶皺,聞到她們身上的脂粉氣,感受到她們內(nèi)心的欲望或絕望。

對于看戲的觀眾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觀劇體驗,一如倒影,一如夢境,越看越淪陷其中,分不清是幻是真。

但是,對于戲劇工作者來說,這就意味著,但凡有一丁點閃失,觀眾在身邊都看得真真切切,他們一刻也不能松懈。要在這樣一個演員被全方位凝視的情境里,讓觀眾逐漸“入夢”,沉浸其中八小時不出來,把這場夢完美地做完,在制作和技術層面,無疑是一場空前艱巨的挑戰(zhàn)。

何況,這版《如夢之夢》跟 2013 年的第一版相比,主演更換了八成,復排時間很有限,而且打破了每年巡演兩座城市的傳統(tǒng),改為全國九座城市巡演——疊加上這些因素,這部戲的挑戰(zhàn)就更大了。

當然,這個挑戰(zhàn)要化整為零,分攤在一百二十位演職人員身上,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但是,它最終的完成度有多高、能不能給觀眾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關鍵在于戲劇制作人。

為什么?戲劇制作人、演員、攝影師安娜伊思 · 馬田(以下簡稱安娜)認為,大家都把制作人看作“圍著錢轉(zhuǎn)的人”,大錯特錯。戲劇制作人最重要的能量,是用他的判斷、思考、智慧和執(zhí)行力,去選擇劇本、人才,把人們凝聚成一個團隊,來共同成就一個作品。“制作人是戲劇作品的起點、終點,也是它過程中的每一步、每一點、每一滴。

就拿《如夢之夢》來說,賴聲川早在二十年前就寫出劇本,但是決意選中這個劇本、投巨資把它開發(fā)制作出來,并用市場的方式成就其在中國大陸的大型舞臺上進行九年演出的,是王可然;演員們,從第一版的主演許晴、胡歌、李宇春,到最新版的肖戰(zhàn)、張亮、黃璐等,是王可然面談、拍板的;重要的技術人員,例如著名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葉錦添,是王可然找來的;整支劇組由他負責建立、規(guī)劃——在央華的創(chuàng)作體系里,制作人的眼光、品位、判斷,最終決定了一部戲的天花板。

下午 5 點,上半場彩排結束。

舞臺緩緩垂下柔美的紗簾,許晴出現(xiàn)在追光燈下,身上的墨綠色旗袍,是著名美術指導葉錦添為她親手做的,每一個針腳都完美地貼合她的曲線和輪廓。這個顧香蘭一登臺,臺下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間被吸住,無法把眼睛從她身上挪開。

許晴把右手輕放在胸口,微微屈膝,面向觀眾席,款款施了一個禮。臺下一個女觀眾也跟著捂住胸口,轉(zhuǎn)頭跟朋友說:“不得了,許晴這一鞠躬,我的心瞬間不跳了,我只想沖上去,雙手把她扶起來?!?/p>

王可然聽見這話,從嘴角浮起一個微笑——顧香蘭就該有這個魅力。九年了,許晴在這個舞臺上,從來不辱使命,越演越爐火純青,顧香蘭這個角色已經(jīng)長在了她身上。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童果攝 左起:葛鑫怡(飾顧香蘭 B)、許晴(飾顧香蘭 C)、馮憲珍(飾顧香蘭 A)

中場休息時間,王可然一邊快步趕往劇場辦公室,一邊跟身邊的工作人員交代:伯爵、江紅和五號病人的戲還要調(diào)整;晚上賴聲川導演要跟肖戰(zhàn)、張亮、黃璐視頻連線,記得提前做好準備;飾演妻子角色的演員頭發(fā)顏色不對,能否讓其染色;現(xiàn)場觀眾千萬不能拍照,一定要盯住,保護好演員;今天晚上安排一場聚餐,請全體演員吃火鍋,給大家打打氣……

穿過后臺,推開辦公室的門,還有一屋子人等著跟王可然匯報:4月22日晚上,面向抗疫工作人員的《如夢之夢》武漢公益演出場,確定要做直播嗎?直播內(nèi)容是什么?預算多少?在哪些平臺同步?4月23日,這部戲就要在武漢公開首演,邀請哪些媒體和評論家去看?嘉賓的機票酒店現(xiàn)在訂嗎?快要開票了,售票規(guī)則怎么定?一張身份證允許買一套票還是兩套?昨天這部戲又上微博熱搜了,外界的疑問要回應嗎?怎么回?……

這些問題雖然都在戲劇的制作和技術之外,但稍有不慎,它們都會直接影響到一部戲的命運,比如資金出問題,演員鬧情緒,劇組出安全事故,宣傳口徑起風波,戲票賣不動……情況瞬息萬變,無論在觀眾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任何一個細枝末節(jié)掉鏈子,都會損害一部戲劇的完整呈現(xiàn),甚至給劇組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那么,這么多問題涌到面前,誰來最終拍板,為結果負責?還是戲劇制作人。所有的事最后都是制作人的事,他們提供戲劇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案。

央華版《如夢之夢》武漢公益場首演前,陳立美(執(zhí)行導演、舞臺監(jiān)督、技術總監(jiān))、王可然(出品人、監(jiān)制)、張瑞(執(zhí)行導演、舞臺監(jiān)督)正在進行排練合成

對于《如夢之夢》,對于央華的所有戲劇作品來說,這個左手捏著“安全紅線”、右手拉著“品質(zhì)金線”的人,必須是也只能是總制作人王可然。

又過了四小時,整場聯(lián)排結束。兩位執(zhí)行導演陳立美、張瑞把演員召集到臺前,開始講長長的排練筆記,集中解決當天出現(xiàn)的問題:小顧香蘭穿旗袍走路的步態(tài)還不對,要練;肖戰(zhàn)飾演的五號病人跟黃璐的江紅,對手戲還可以更默契;孔維的十里紅,笑聲應該拉得更長,拿出天仙閣大姐的架勢來;飾演妓女角色的演員在臺上不可以皺眉,從頭到尾都要笑;戲中的仆人對主人的私事不要太過關心,聽見也要裝聾作啞;打架那場戲破綻太多,位置借得不對;還有臺詞說錯的,聲音太小的,道具不到位的,動作順序做反的……

演員們圍坐成一圈,安靜地聽著,記下自己的問題,確認理解無誤,這才宣布收工。八小時的戲演下來,所有演員都露出了疲態(tài)。央華副總經(jīng)理李雄大手一揮:“走,可然請大家吃火鍋!”

天色已晚,明星眾多,去飯店不現(xiàn)實,只能點外賣送到劇院食堂。簡易餐桌一拼,肉、菜、水果堆成小山,酒水斟上,鍋底沸騰,但氣氛還是繃著,起不來。有人小聲說:“這還得可然來帶節(jié)奏才行?!?/p>

照例,王可然起身,開始挨桌敬酒,跟每位演員都碰杯、聊上幾句,盡量不漏掉任何一個,為此,他幾乎沒空吃上一口菜。酒過三巡,他走到食堂中央,鄭重地說:“今天的排練,離‘好’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已經(jīng)對得起觀眾,可以見觀眾了?!边@句話一出,頓時掌聲、尖叫聲四起。大家開始高聲說笑,推杯換盞,明星們混在人堆里,自自然然地排隊取菜、取小料,有人喝高興了,還唱起了歌,整個劇組擰緊的神經(jīng),這才算松弛了下來。

夜里 12 點半,王可然回到酒店,就著一盒蛋炒飯,和制作團隊接著開會:這版《如夢之夢》一票難求,黃牛伺機出動,很可能把票務市場攪得天下大亂,怎么嚴防死守,保證演出安全?4 月 22 日武漢的公益演出場,托人找關系要票的太多,都先拒了,先緊著演員的需求;執(zhí)行導演指出某位演員不在狀態(tài),王可然開導他們,演員狀態(tài)偶有波動是正常的,“沒有這一次的不在,就沒有下一次的在”。

除了《如夢之夢》,還有數(shù)不清的事情等他拿主意:央華另一部重頭戲《猶太城》馬上要復排了;公司的百度百科資料得重新編寫了;年底要排一部新戲,該找主演了,已開始接洽一些明星,是否還有其他人選……

新情況層出不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還有不少問題懸而未決。對團隊來說,這種變幻莫測、高度不確定的工作界面,是常態(tài)。盡管大家早已習慣,但王可然還是會反復強調(diào)一條底線:“無論怎么樣,對我們來講,最重要的就是把戲做好,這一點永遠不變?!?/p>

半夜 2 點,其他人都散了,王可然的工作還沒有結束,電話、微信依然此起彼伏。他還要單獨約談一些工作人員,或是看劇本、回郵件、核查宣傳物料等,一晃就到凌晨三四點。

看完王可然這一天的日程,我們應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真正的戲劇制作人是怎樣工作的,他們身上背負著多少責任和使命。

戲劇制作人的工作日常,大抵就是這樣,幾乎天天如此。許多時候,他們還會遇到更復雜、危急甚至兇險的情況。接下來,讓我們從戲劇制作人的角色開始,一站一站抵達這個職業(yè)的深處。

書名:《一切為戲劇》作者:王可然 牛萌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王可然

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藝術總監(jiān)、制作總監(jiān),中國舞臺領域頗具代表性、領航性的制作人、創(chuàng)作者,被《新京報》評為“中國十大戲劇影響制作人”之一,被《中華兒女》雜志評為“拓展中國戲劇世界格局的領軍人、世界戲劇舞臺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面孔之一”。2021年獲“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規(guī)劃、制作并投入市場的戲劇作品逾五十部,演出場次逾二千五百場,其中包括《猶太城》《龐氏騙局》《新原野》《如夢之夢》《雷雨》《雷雨·后》 等優(yōu)秀劇目。

牛萌

北京師范大學電影學碩士,曾任《新京報》《Vista看天下》電影記者、美國電影協(xié)會(MPA)大中華區(qū)企業(yè)傳訊負責人、得到App內(nèi)容主編,現(xiàn)任職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民說iHuman”(ID:xinminshuo),作者:牛萌,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