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活 >
世界快報:你過年的打開方式刷新了嗎 2023-02-02 11:39:46  來源:全關注

哈嘍小伙伴們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你過年的打開方式刷新了嗎方面的一些說法,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關于你過年的打開方式刷新了嗎的相關內容。

清 姚文瀚《歲朝歡慶圖》


【資料圖】

游客興致勃勃在寬窄巷子賞川劇

東郊記憶“賽博光影動漫迎春”上新獨有的精彩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燈十里正迢迢?!痹龠^兩天,就是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中國人講究“過完元宵節(jié),年才算真正過完了”。

作家馮驥才先生說:年是一個放大的日子,在年的日子里,現(xiàn)實被理想化,理想又被現(xiàn)實化。年真是中國人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造!

千百年形成的年俗,依舊深刻影響著我們,各種新的年俗又給人們帶來新的儀式感,年俗,似乎正在被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所解構。今年,你解鎖了哪些過年新方式?不斷刷新的過年方式讓年味變了嗎?種種年俗背后究竟有哪些年心理和年文化?

“在歷史上,春節(jié)扮演過不少角色,慢慢演變成節(jié)慶系統(tǒng)的過程中,年俗實踐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正是年俗的邊界不斷擴展,才彰顯出春節(jié)文化的延展性、包容性和它強大的生命力?!痹趶B門大學人類學青年學者李晉看來,“并不是每一種年俗和行為都能用語言解釋,但可以確定的是,美好生活是每個人共同的追求。”

這樣好的年,不應該好好過一過嗎?

過年,融進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實際上,從“臘八”那天喝上一口熱粥開始,人們就逐漸進入過年的節(jié)奏。過了正月十五,春節(jié)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在馮驥才先生看來,年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人們按照大自然的四季輪回安排生產,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日復一日,但人們還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創(chuàng)造一些“高潮”——那就是節(jié)日。

“在這些節(jié)日里,年又有特別的意義。”馮驥才說,“站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節(jié)點上,人們充滿了希望、夢想、期待,于是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心理——年心理。”人們有哪些年心理?馮驥才認為,主要是“祈?!焙汀氨傩啊薄_@種年心理,大到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小到身體康寧、家庭和美,在過年的時候它是分外強烈的、理想的、熱情的。它用什么來表達?用文化。這個文化表達就是過年的民俗。

民俗是一個地域及民族共同認同、代代相傳的文化方式。從遠古至今,形成了一整套規(guī)模龐大、意蘊深切、形式燦爛密集而又完整的風俗事項。比如圍繞著年,產生了無數(shù)的創(chuàng)造,春聯(lián)、福字、年糕、剪紙、年畫、花燈、壓歲錢等?!拔覀冎袊颂珪盍?,把一個自然的日子變成文化的日子,使故鄉(xiāng)、故土、故人都升溫了。”馮驥才說。

過年的核心之一就是除夕的“年夜飯”?!叭绻氵@時身在異鄉(xiāng),回不去家,除夕夜必定要給父母打個電話拜年,此時你說話的聲音都跟平常不一樣,那是民族文化的DNA在你身上發(fā)作了?!瘪T驥才感嘆。云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袁長庚深有同感,他說:“從小我就知道過年要團聚、吃年夜飯。長大后,身在外地過年,我還是會自然而然地想著去邀請好友相聚。沒有人把這些東西強行灌輸給我,但是這就是內心的自覺外化成了行動。由此可見,過年的這套生活技術,已經融進中國人的文化基因,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關鍵在“年” “俗”只是對生活的安排

過年期間,成都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孫靜在朋友圈曬出了“浩浩蕩蕩30多個人”在平樂古鎮(zhèn)過年的文圖:包個院子,一大家子過年。放鞭炮,烤香腸,煮湯圓,曬太陽……她說:“為了將就老年人不出遠門,提前了半個月把院子訂好,一個院子,15間房,價格也很合適,老老小小耍得再晚也不怕吵著其他人。古鎮(zhèn)上年味十足,晚上還有燈光秀,我們帶了兩個大火盆在院子里圍爐煮茶、燒烤,去河邊放煙花,過年氛圍感拉滿?!?/p>

像孫靜一家人一樣,近年來,人們過年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年輕人解鎖了更多的過年方式,在網(wǎng)絡上花式分享:“在網(wǎng)上訂了預制菜,年夜飯也不用忙活幾個小時,做起來也簡單”“跟朋友約了去滑雪,實地感受下冰雪運動的魅力”“當然要桌游劇本殺了,平時工作忙,趁著過節(jié)把想玩的本刷一遍”“要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2》,還要追《狂飆》”……成都一家游泳俱樂部的教練張莉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家選擇去北京過年,帶孩子到故宮博物院看展覽,有點‘故宮里面過大年’的儀式感?!背霭l(fā)前,她做好了攻略:參觀《國子文脈——歷代進士文化藝術聯(lián)展》,了解歷史名人的文化藝術成就;還特意給女兒買了一套漢服,“打卡博物館不失為一個過年的好選擇,重磅展品讓人一眼千年,元宵節(jié)我們準備去金沙太陽節(jié)看燈,給過年畫上圓滿的句號?!?記者了解到,單是春節(jié)期間,四川文旅系統(tǒng)就組織開展藝術展演、文博展覽、群眾文化、非遺傳承、消費促進等六大類2000余場(次)文化旅游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傳承年味。

“十年前,如果有人提出旅游過年的方案,長輩可能會強烈反對??涩F(xiàn)在,一家人到一個旅游區(qū)度過難得的團聚時光并不少見?!晁住值年P鍵在‘年’,‘俗’只是我們對生活的安排。這些安排每年也許不一樣,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新一年的期待和向往?!痹颇洗髮W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袁長庚說。

當城鄉(xiāng)共同在年俗的創(chuàng)造上發(fā)力

關于年和年俗,還有許多一時難以用言語解釋的情愫。不少人感慨“年味變淡”,實際上表達了一種愿望:新春年俗該迭代升級了!有了社會性的年俗需求,必有新的年俗形式被創(chuàng)造出來。

2023年春節(jié)期間,成都有兩則新聞:一是夜游錦江、天府熊貓光影節(jié)、平樂光影秀等夜間文旅消費新場景,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成都位居春節(jié)“夜間游玩”搜索熱度全國第二位,文旅部重點提及夜游錦江成為新春文旅消費市場的新亮點。二是春節(jié)期間,鄉(xiāng)村民宿游人氣持續(xù)爆棚,部分民宿連續(xù)多日滿房。兩則新聞放在一起看,不難發(fā)現(xiàn):新春年俗的創(chuàng)新工程,已在城鄉(xiāng)“破土動工”了。無論是夜游城市的璀璨煙火,還是包個小院過大年的新時尚,都是在現(xiàn)存的樣式中賦予其新年俗的元素。

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海明認為,當城鄉(xiāng)共同在新春年俗的創(chuàng)造上發(fā)力,這樣的年俗創(chuàng)造活動就能夠成為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的功績,為弘揚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作出貢獻。如何年俗“創(chuàng)造”,他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一,年俗創(chuàng)造的前提是社會的現(xiàn)實需求,這是內在動力。創(chuàng)造并非平地起高樓,而往往是在模仿、借鑒已有樣式的過程中逐漸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其二,這是有待當代中國社會共同作答的一道“文化作業(yè)”。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城市的年俗創(chuàng)造要引領未來,為城鄉(xiāng)同時接納,并且有向未來發(fā)展、傳播的能力。這既需要社會機構的參與助力,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示范。其三,需要激發(fā)全社會包括民間的創(chuàng)造力共同行動。當把年俗創(chuàng)造作為全局性的“年夜飯”來烹飪,新春年俗就會源源不斷被創(chuàng)造出來,成為傳統(tǒng)春節(jié)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來源:紅星網(wǎng)

關鍵詞: 文化基因 云南大學 文化藝術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