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恐龍,你是否立刻就能在腦子里勾勒出它那威猛龐大的身軀、鋒利如刀的牙齒以及粗糙似盔甲般的皮膚,甚至還能腦補出它轟隆隆的咆哮聲?
【資料圖】
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你的腦補可能是錯誤的。
對于恐龍世界,人們一直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Pxhere
自古生物學家發(fā)現第一塊恐龍化石以來,恐龍的形象就一直在被我們不斷描述和修正,雖然這些沉默的化石并沒有告訴我們恐龍之間是怎么互動交流和發(fā)聲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恐龍不是啞巴。
為了和兇猛霸氣的外表相匹配,以恐龍為原型制作的電影(比如《侏羅紀公園》)、動畫,甚至是博物館里會叫的恐龍模型都被人們設定了非常兇猛的咆哮聲,讓人不寒而栗。????
這個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恐龍:唉嘿嘿嘿嘿|PDP
現在,在新發(fā)現的化石和先進分析技術的幫助下,科學家們開始拼湊一些關于恐龍聲音的線索。
首先我們要知道, 恐龍的聲音并不是唯一的??铸堅诘厍蛏辖y治的大約1.79億年時間里,進化出了各種不同身型和大小的恐龍。比如體重不到1千克、身體長度不到60厘米的嬌小型恐龍阿爾瓦雷龍(Albinykus),以及曾經是生活在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巴塔哥泰坦巨龍(Patagotitan mayorum)。
不同的身體構造可以讓恐龍發(fā)出多種多樣的聲音,比如一些頭骨特征比較奇怪,生活在白堊紀晚期北美洲的鴨嘴龍類恐龍——副櫛龍(Parasaurolophus)。
副櫛龍的頭骨|參考資料[1]???
1995年,墨西哥自然歷史與科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們挖掘出了副櫛龍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通過CT掃描儀,他們拍攝了350張前所未有富含細節(jié)的圖像,并用數字模型重建了頭骨。
研究人員發(fā)現 從副櫛龍頭部向后延伸出去近1米長的那個巨大的頭冠并不是實心的,里面有三對中空管,其中一個長管與鼻腔相聯,另外兩對各自形成U型管道,將頭骨底部和氣道連接起來。
于是,科學家推斷 副櫛龍的發(fā)聲應該是通過氣流的交換帶動鼻腔和管狀結構內部共鳴,并通過電腦模擬出了副櫛龍的叫聲,發(fā)現這 是一種類似于長號的聲音。
短冠副櫛龍(上)、沃克氏副櫛龍(下)的頭冠比較圖|wikipedia
不同種類、年齡和個體的副櫛龍空腔結構不太一樣,沃克氏副櫛龍(P. walkeri)的管道最簡單,而小號手副櫛龍(P. tubicen)的管道最復雜,縱橫交錯;沃克氏副櫛龍、小號手副櫛龍的頭冠較長、微彎,而短冠副櫛龍(P. cyrtocristatus)的頭冠較短。 頭冠的不同使得沃克氏副櫛龍能夠制造48~240 Hz的聲音,而短冠副櫛龍可以制造75~375 Hz的聲音。
從目前發(fā)現的恐龍化石看,并非所有的恐龍頭上都有著像喇叭一樣的發(fā)聲器,甚至還缺少聲帶,那么它們又該如何發(fā)聲的呢?
一只很像鵝的維加鳥|wikipedia
考慮到鳥類的祖先 與恐龍屬于近親,科學家們便推測,恐龍可能和鳥類一樣擁有鳴管結構, 但鳴管屬于軟組織無法留下化石。不過,古生物學家朱莉婭·克拉克曾在南極半島上發(fā)現過一種早期鳥類的骨架,并在那些化石碎片中發(fā)現了驚人的遺跡——鳴管的礦化環(huán)。
這種名為維加鳥(Vegavis)的原始鳥類曾在6600萬至68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與非鳥類恐龍共存,克拉克便認為:既然鳴管有留存下來成為化石的可能,而大多數恐龍的遺骸中沒有發(fā)現過它們,這就說明恐龍不是根據鳴管來發(fā)聲的,和鳥類不太一樣。
(圖源Gifer)???
發(fā)聲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如果改變思路從恐龍的聽覺入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我們都知道,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在20~20000赫茲之間,低于這一范圍或者高出這一范圍的聲音在不借助工具的情況下,人耳是無法直接聽到的。而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非常厲害,能以人類聽不到的聲波頻率進行交流,或許恐龍也是如此。
研究人員對恐龍的耳朵構造進行分析,發(fā)現 恐龍的中耳中只有一塊叫做鐙骨的骨頭(是聽小骨中的一個,可以轉化音波為可聽的聲音)非常大,霸王龍的鐙骨幾乎有火柴大小,相比之下,人體中的鐙骨就小的多了,只有3毫米左右。
與此同時,科學家還發(fā)現 霸王龍的舌骨非常短,肌肉連接簡單,舌頭固定在下頜內部,不僅無法伸出也無法抬起。換句話說,霸王龍只能閉口發(fā)出低頻的“嗡嗡嗡”聲來進行交流。
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聽一下科學家根據研究模擬出來的恐龍真正的叫聲呢? 快去視頻中聽聽看吧~? ? ? ? ? ? ? ? ? ? ? ?
??????
想象一下,當你置身于白堊紀時期的茂密森林里,萬籟俱寂。只有一種從四面八方傳來的低頻振動,與你的胸腔里嗡嗡共響。
這時你覺得:恐龍要是能像電影里那樣可辨識性高地吼叫,那該多好!至少你能知道對方位置,而不是面對這種四處彌漫開來未知的恐怖。
俗話(bushi)說,會叫的恐龍有肉吃...... ?
參考資料:
[1]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21212-the-mysterious-song-of-the-dinosaurs
[2]https://www.iflscience.com/is-this-what-trex-really-sounded-like-45088
[3]https://www.britannica.com/story/how-do-we-know-what-dinosaurs-sounded-like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世界最資訊丨被騙了,霸王龍并不會像電影里那樣咆哮,它是只個嚶嚶怪啊
- 世界關注:熱評|跨境交流回歸常態(tài) 通關順的背后是防控政策的優(yōu)化
- 【全球新視野】復星獲五大行牽頭120億元貸款
- 2023春節(jié)期間北京高速擁堵點位及時段
- 【時快訊】促開采、增儲備、搶維修、保運輸,各地多措并舉——力保群眾溫暖過冬過年(新春走基層·一線調研)
- 【世界快播報】成都:拼訂單搶生產 開足馬力保證節(jié)日供應
- 天天熱議:歷經3年,《黑神話:悟空》終于定檔
- 今日看點:解除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 2022食品行業(yè)十大事件:喜茶開放加盟,“科技與狠活”引熱議...
- 菲律賓強降雨已造成29人死亡 超139萬人受災
- 精彩看點:民調:近半數法國人乘公共交通時缺乏安全感
- 信息:熱評|跨境交流回歸常態(tài) 通關順的背后是防控政策的優(yōu)化
- 世界最資訊丨“慢火車”上趕大集(新春走基層)
- 世界熱議:2022年我國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新數據 新看點)
- 世界快播:山東艦新年首練 雙航母何時"同框演練"引發(fā)熱議
- 全球觀天下!衡山女子被撞倒后抽搐?景區(qū):禁止滑雪 加強提醒
- 國家統計局:2022年末人口總量有所減少
- 天天熱點!充電樁概念股表現活躍 泰永長征4連板
- 發(fā)改委“出手”后首個交易日:鐵礦石期貨跌超4% 31億資金凈流出
- 推動“一號改革工程” 浙江描繪營商環(huán)境發(fā)展新藍圖
![](http://svs3.cn/static/images/m2R_31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