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每日熱點:用了20多年的進網許可貼紙,以后可能看不到了 2022-09-30 15:44:23  來源:36氪

上周末,世超團建完在家躺了兩天,閑來無事網上沖浪的時候,看到這么一條新聞。

進網許可,這四個字差友們應該不陌生吧,咱們買新手機的時候,里頭都會有一張進網許可貼紙。

還記得在最早的手機上,這個貼紙是在電池槽里的。


(資料圖片)

后來世超有了自己的第一臺 iPhone,這個貼紙在手機背面,當時還聽人說這個貼紙不能丟,丟了會影響保修,我還專門把這個貼紙留了好久。

現(xiàn)在的新手機里也都還有這個貼紙,不過各家貼的位置就不固定了。

所以是說這個每臺手機都有的進網許可,要取消了嗎?

并不是,這次取消進網許可的設備里其實不含手機。

官方說法是,對與電信安全關聯(lián)較小、技術較為成熟的固定電話終端、傳真機等11種電信設備不再實行進網許可管理。

涉及到的具體設備有這些:

雖然這些玩意兒好像和咱們日常生活關聯(lián)不大,不過,世超還挺好奇這個進網許可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于是我就研究了下,原來早在 2001 年的 《電信設備進網管理辦法》 里就說了,接入公用電信網的設備必須要有進網許可證。

第三條國家對接入公用電信網的電信終端設備、無線電通信設備和涉及網間互聯(lián)的電信設備實行進網許可制度。

實行進網許可制度的電信設備必須獲得信息產業(yè)部頒發(fā)的進網許可證;未獲得進網許可證的,不得接入公共電信網使用和在國內銷售。

就是這么一張證書。

而我們手機里的這個貼紙呢,是要粘貼在設備上的進網許可標志。

所以進網許可不光是手機要有,像路由器、交換機、光貓這些通信設備都得有。

為啥要搞這么個許可證呢?法規(guī)里有提到說,為了保證公共電信網的安全暢通,加強電信設備進網管理。

關于這個法規(guī)的源頭,世超沒查到太多資料,不過這個規(guī)定出來后,確實起到了規(guī)范市場的作用。

就拿手機來說,大伙兒也知道以前的手機市場可是魚龍混雜,有山寨機、水貨機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雜牌機,那會兒想買個正規(guī)產品還真是挺難的。

而這套進網許可管理呢,就是讓企業(yè)給產品做電磁兼容、射頻、輻射等等通信相關的測試,獲得官方認證設備才能流入市場。

如果沒有進網許可,這產品就不能在國內銷售。

每個進網許可標志上面的編號是唯一的,比如手機上的編號就是和機身 IMEI 碼一一對應。

而這個標志確實防偽做得還不錯,行家通過鐳射光澤、數字清晰、針打凹痕這些細節(jié)就能判斷真?zhèn)?,差友們也可以對照著自己手機的標志瞅瞅。

并且,你還能通過網站和短信等其他方式查詢認證。

所以,后來大家就會用這個貼紙來辨別是不是正規(guī)行貨,咱們在挑設備的時候也多了一項參考。

雖然進網許可的歷史很久了,但是它的規(guī)則也是一直在動態(tài)更新

在 iPhone 12 系列上就可以看到貼紙上寫的不是“進網許可”,而是“進網試用”,因為當時 5G 沒有完全普及,這樣試驗性質的準入也是在推動技術進步。

當然,現(xiàn)在的 5G 手機上已經是進網許可了。

所以這次呢,對于固話、傳真機這些設備,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咱們普通人本身用得也少,干脆就取消掉進網許可了。

不過,一邊有減一邊有增,這次進網許可管理新加了兩種設備。

把衛(wèi)星互聯(lián)網設備加進來,大伙兒肯定知道為啥,畢竟剛出的 iPhone 14 和 Mate 50都有衛(wèi)星通信功能了。

而功能虛擬化 ( NFV )也是最近幾年很火的技術,比如鴻蒙系統(tǒng)的萬物互聯(lián),將穿戴設備作為手機的虛擬傳感器,就是一種 NFV。

看到這里,想必差友們也知道了,這個進網許可和保不保修沒啥關系,它只是一個認證標志,咱修手機的時候人家壓根也不看這玩意兒。

至于手機里還有的這個貼紙嘛,這次規(guī)定還一并提了下,推廣標志電子化,逐步替代紙質貼簽。

以后又多了一個暴露年齡的東西了。

圖片、資料來源:

工信部官網

手機新知識,蘋果 iPhone 12 上為什么貼的是“進網試用”?

南方都市報,衛(wèi)星互聯(lián)網設備、功能虛擬化設備將納入進網許可管理

關鍵詞: 電信設備 進網許可證 進網許可制度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