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城市生活 >
天天快消息!內蒙古興安盟推進濕地保護成就生態(tài)之美 2023-02-03 21:56:49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通訊員周新育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高平 王瀟

2023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恢復”。近年來,內蒙古興安盟有效促進濕地保護,全面推動濕地生態(tài)高質量發(fā)展,廣袤的興安大地必將會向世人呈現出更加美麗的濕地山水畫,重要濕地總數已達到10處,初步形成了國家重要濕地、自治區(qū)重要濕地和盟級重要濕地分級管理體系。

興安盟濕地資源豐富,河網分布廣泛,有大小河流200多條、湖泊70多個。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結果顯示,興安盟濕地總面積259.25萬畝,濕地類型多樣。在科右中旗科爾沁、扎賚特旗圖牧吉等地分布著集中連片的沼澤濕地,在五岔溝門德溝和科右前旗黑牛圈等地則保有珍稀的泥炭地,在阿爾山的金江溝、銀江溝,因地熱濕地而產生的奇景“不凍河”在默默流淌,在烏蘭浩特市區(qū)東南端,洮兒河、歸流河交匯于此,因兩條河流含沙量不同,可以觀察到“涇渭分明”的景觀。

近年來,興安盟積極踐行“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理念,通過加大巡護管護、加強保護執(zhí)法力度、健全保護修復機制等措施,恢復濕地面積100余畝,并投資2500余萬元建成濕地保護區(qū)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8套、設置前端監(jiān)控點位65處,總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取得明顯成效。與此同時,興安盟大力開展政策法規(guī)宣傳,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生物多樣性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精心策劃組織《濕地保護法》等生態(tài)科普宣傳活動,持續(xù)增強公眾濕地保護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如今,興安盟已有國家級濕地公園4個,每年秋冬季節(jié)都有大批的丹頂鶴、大鴇、小天鵝、灰鶴、黑頸等珍稀鳥類在興安盟的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qū)遷徙南飛,興安盟的廣袤濕地已成為多種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

2022年,興安盟扎賚特綽爾托欣河、科右中旗烏力胡舒、白狼洮兒河濕地成功入選第三批內蒙古自治區(qū)重要濕地名錄。加之此前已入選的科右中旗科爾沁、扎賚特旗圖牧吉、烏蘭浩特洮兒河和4處盟級重要濕地,我盟重要濕地總數已達到10處。(通訊員周新育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高平 王瀟)

關鍵詞: 濕地公園 扎賚特旗 光明日報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