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城市生活 >
報道:海外網深一度:起底美國網絡單邊制裁“損招” 2022-11-17 23:07:00  來源:?海外網

第77屆聯合國大會日前以185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要求美國終止對古巴的封鎖(圖源:路透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77屆聯合國大會日前以185票贊成、2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要求美國終止對古巴的經濟、商業(yè)和金融封鎖的決議。這是聯合國會員國連續(xù)第30次以壓倒性多數支持終止美國對古巴的封鎖。

美國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制裁合眾國”,美國不僅利用經濟、金融等傳統工具實施制裁,更在網絡世界不斷升級制裁手段。今年8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單邊強制措施對人權負面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員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網絡世界的單邊制裁:趨勢和挑戰(zhàn)》專題報告,起底美國等國在網絡領域的單邊制裁,譴責其侵犯人權的惡行。

于法無據

這份專題報告注意到,“涉及網絡手段或網絡空間的單邊制裁正在加速擴大”。2011至2021年間,美國以從事“惡意網絡活動”為由制裁來自俄羅斯等10個國家的303個個人和實體。制裁手段更是花樣繁多,包括阻止進入公共在線平臺、禁止軟件或信息和通信設備貿易、封鎖社交媒體賬戶等。

專題報告注意到,美國擴大了對軟件貿易的限制清單。敘利亞無法購買僅由美國公司制造的軟件,用于治療新冠肺炎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和呼吸機,以及其他重要服務的維護。津巴布韋想要獲得必要的軟件,可能需要通過中間商或大幅提高成本,或者根本無法獲得,因為供應商拒絕向津巴布韋出售軟件,或者因為付款可能被截留。伊朗在購買醫(yī)療設備和地震監(jiān)測設備的軟件方面也存在問題。即使是聯合國的辦事處在受制裁國家采購信息技術設備和軟件時也面臨挑戰(zhàn)。

專題報告還顯示,美國對制裁對象的社交媒體賬戶進行封鎖的現象司空見慣。2021年,白俄羅斯媒體的多個油管(YouTube)頻道和賬戶被屏蔽,記者也被牽連。推特、YouTube等屏蔽了被認為是俄羅斯官方媒體的賬戶。谷歌和圖片分享平臺照片墻(Instagram)在搜索結果中降低了對俄羅斯媒體的提及程度,使這些媒體的訪問量減少了90%。俄烏沖突發(fā)生后,美國等西方國家直接吊銷了俄羅斯一些媒體的許可。今年3月,YouTube對俄羅斯官方媒體進行“封鎖”,今年4月,推特對俄羅斯政府賬號進行“限流”。

美國在網絡空間肆意揮動制裁大棒實際上于法無據。專題報告指出,截至2022年7月,安全理事會僅對惡意網絡活動實施過一次定向制裁。根據國際法,任何未經或超越安全理事會授權的單方面措施,如果不能被定性為報復或反措施,均屬非法,構成單方面脅迫性措施,人權理事會和大會的許多決議都譴責了這種措施。美國一口咬定自己制裁的對象從事“惡意網絡活動”,但經特別報告員調查,美國往往“繞過無罪推定和正當程序保障”,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廣泛傳播有關個人和公司的負面信息,公然違背國際公約。

侵犯人權

網絡領域單邊制裁嚴重侵犯他國人權,包括信息權、受教育權、健康權、生命權和發(fā)展權等各方面權利。

專題報告例舉說,越來越多措施阻止受制裁國家的公民訪問面向學者和專業(yè)人員(包括醫(yī)務人員)的在線平臺。截至2020年7月,至少300家公司限制伊朗用戶使用其服務。自2020年以來,由于Zoom 服務協議中的限制大幅擴大,甚至無法按最初計劃將Zoom用于聯合國通信。特別是古巴無法參加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在Zoom平臺圍繞新冠大流行召開的2020年首腦會議。伊朗、俄羅斯、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國的學者因其國籍而被引用“制裁條款”,根本無法提交文章發(fā)表,包括在網上期刊發(fā)表。

專題報告還注意到,制裁間接地阻止使用互聯網和獲取信息。委內瑞拉燃料短缺導致停電,常常使人們無法上網,而收入減少使敘利亞、委內瑞拉、津巴布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大多數人無法上網。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設備、軟件以及金融交易受限,互聯網通信的覆蓋范圍也不斷縮小。例如,委內瑞拉的互聯網覆蓋率已從2015年制裁前的50%至90%降至10%。在敘利亞,固定通信服務減少38%,移動互聯網覆蓋率下降15%。

面對網絡空間單邊制裁造成的種種后果,專題報告認為,不能以任何“良好意圖或目標”為由,將一國全體人民作為單邊制裁的間接或非預期目標或作為“附帶損害”,這構成對基本人權的侵犯。

禍亂全球

在網絡空間濫用單邊制裁,只是美國操縱網絡霸權的冰山一角。長期以來作為公認的“黑客帝國”“竊密大戶”,美國憑借在互聯網領域的絕對優(yōu)勢在全球范圍實施無差別網絡控制和竊密,借以謀求政治、軍事、外交和商業(yè)利益。美國的網絡“黑手”越伸越長,已成為國際社會日益強烈的共同關切。

從“棱鏡門”“怒角計劃”“星風計劃”,再到“電幕行動”“蜂巢”平臺和量子攻擊系統,美國通過數字監(jiān)控侵犯本國公民的通信和言論自由,并在全球范圍大搞網絡攻擊、竊聽竊密。斯諾登曝光的美國“特等艙”項目顯示,美國在其近100個駐外使領館內暗自安裝監(jiān)聽設備,對駐在國進行竊密。

今年6月,信息安全領域“安在”新媒體發(fā)文稱,美國軍方和政府網絡部門在30天內遠程竊取了超過970億條全球互聯網數據和1240億條電話記錄,涉及世界各國的大量公民個人隱私。今年9月,中國相關機構曾發(fā)布報告,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下屬部門對中國的西北工業(yè)大學發(fā)起上千次竊密攻擊。

在傳播虛假信息方面,美國同樣相當“拿手”。今年8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網絡觀察室發(fā)布報告,披露多年來美國在社交媒體上搭建針對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的巨大宣傳網,通過設立虛假賬戶、傳播相似內容、制造話題熱度等手段發(fā)動政治宣傳和造謠行動。美國人自己也對此心知肚明,今年5月,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在國會聽證會上直言:“你知道誰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虛假信息傳播者嗎?美國政府。”(文/老度)

關鍵詞: 委內瑞拉 聯合國大會 社交媒體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