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過年了,年夜飯的餐桌上常常出現魚料理,而常見魚料理之一就是鯧魚。
在所有鯧魚品種中,銀鯧(也叫白鯧,Pampus argenteus)是最美味的了。不是有句話說,“山有鷓鴣獐,海里馬鮫鯧”嘛。
銀鯧(Pampus argenteus)(圖片來源:wikimedia)
【資料圖】
可即便你是海鮮老饕,也未必見過銀鯧的真身。其實連許多漁民都不知道活銀鯧居然長這樣:活銀鯧身上有一根黑色的帶子。
為什么大多數人沒見過銀鯧的真身呢?事情要從銀鯧越來越貴說起。
銀鯧原本廣泛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印度洋附近,它們不光是我國人民熱愛的海鮮,韓國人、日本人、印度人、科威特人也都喜歡吃。
油炸銀鯧(圖片來源:wikimedia)
不過你有沒有發(fā)現,銀鯧變得越來越貴,也越來越小了。這主要是因為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附近海域的銀鯧數量逐年減少。
不僅是我國,其他愛吃銀鯧的國家也撈不到多少銀鯧了。
比如印度洋水域的銀鯧數量也在不斷下降。根據印度中央海洋漁業(yè)研究所(Central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的統(tǒng)計數據,在印度洋沿岸,僅在2011-2012年間銀鯧的數量就從34072噸下降至27515噸,降幅高達20%。
(圖片來源:wikimedia)
而因為價格高于其他鯧魚,一些商販還會用不是那么好吃但很便宜的華鯧(也叫斗鯧、中國鯧,Pampus chinensis)來混充銀鯧。你可能吃了好多年的假銀鯧還不知道。
華鯧(Pampus chinensis)和銀鯧十分相似(圖片來源:FishBase.se)
以后紅燒銀鯧魚會不會滅絕?為啥不人工飼養(yǎng)銀鯧呢?
不想在食物上產生代溝的吃貨們其實早就行動起來了,只不過在半個世紀里各國就沒有成功過。
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就開始嘗試人工繁育銀鯧,但是當時的銀鯧魚苗往往在孵化幾天后就死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研究員施兆鴻表示,這就是為什么銀鯧的養(yǎng)殖一直是一項“世界級”難題,銀鯧也因此被稱作“世界上最難養(yǎng)的魚”。
(圖片來源:wikimedia)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在2000年,得到了4%的魚苗存活率的科威特科學研究所(the Mariculture and Fisheries Department of Kuwait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將自己的成果稱為“突破”。
所以,銀鯧為啥難養(yǎng)?
銀鯧難養(yǎng)的第一大理由就是它們的鱗片真的太脆了。它們的魚鱗非常小也很少,稍微擦碰就會掉。而一掉鱗,它們就很容易因為感染而死亡。
其次,銀鯧還是“玻璃心”。它們十分膽小,浪大了水咸了水淡了出水了就會死命蹦跶,導致掉鱗。
銀鯧死時還會帶走身上的一個神秘組織,那就是黑帶。
活的未成熟銀鯧的下尾鰭有黑帶(圖片來源:見水印)
實際上未成熟銀鯧的下尾鰭非常長,而且是黑色的,有時長度可達上尾鰭的2倍。施兆鴻表示,大約一半的銀鯧尾鰭會延長變成黑帶,這條飄帶會在銀鯧死亡后脫落,而研究者們目前并不清楚這種黑帶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么連漁民也不知道活銀鯧的長相。
人工繁育銀鯧的第三個難點在于取卵。
要人工飼養(yǎng)銀鯧,首先要拿到魚卵吧?可是野生銀鯧一出水就死給你看,根本不給你留種的機會啊。
那么,在死魚身上取“精”如何?
施兆鴻說他們也不是沒試過。不過,野生雌銀鯧一出水掙扎,卵就被“拉”到海水里了。
后來我國和科威特的研究者們總算想到了辦法。
當時為了得到銀鯧的精子和卵子,中國研究者們在海水里直接抓魚,然后在它們出水受驚時現場人工授精。2000年左右科威特的研究者們也是從野生環(huán)境中得到魚卵的。
得到了魚卵只是一個微小的成就,因為銀鯧的小魚仔是各種難養(yǎng)。
銀鯧愛吃活水母和各種啫喱狀的浮游生物,不吃顆粒飼料。但是養(yǎng)活水母給它們吃會很麻煩,成本也很高。
1998年科威特科學研究所的研究者們想到的方法是豐年蝦(Artemia nauplii)。在用豐年蝦喂了一段時間后,小銀鯧就能適應魚飼料了,然后他們再轉用魚飼料。
豐年蝦(Artemia nauplii)(圖片來源:Matthias Wiesensee)
一開始,施兆鴻和同事也是用類似的方法,他們先養(yǎng)一批豐年蝦和輪蟲(Brachionus plicatilis),用它們來喂養(yǎng)小魚,然后再轉為飼料。
盡管有了從“不能”到“能”的逆轉,20年前人工銀鯧的商業(yè)價值并不明朗。1998年科威特的魚苗成活率只有4%左右。2009年,施兆鴻團隊的銀鯧魚苗存活率為14%。和其他商業(yè)魚種相比,這個成活率真的不太拿得出手。
(圖片來源:wikimedia)
不過后來我國研究者改進了育苗技術。
2019年在推廣銀鯧魚苗時,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王亞軍說我國培育的銀鯧魚苗“成活率已經達到了75%以上,育苗量達到了20余萬尾,繁育技術水平世界領先,數量居世界第一。”
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原來他們用生猛海鮮給銀鯧魚苗“下飯”。他們讓水母先吃掉飼料變成“特洛伊木馬”,再把裹了飼料的水母喂給銀鯧。從小吃了飼料包餡的水母后,銀鯧就能逐漸適應飼料了。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即使銀鯧學會了吃飼料,問題也只解決了一半,因為成年銀鯧的吃相真的太差。
別的商業(yè)魚種可以隨便吃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的飼料。比如便宜的金鯧魚(Trachinotus blochii)可以隨便吃浮在水面的飼料,所以它們好養(yǎng),價格也便宜。
金鯧魚(Trachinotus blochii)(圖片來源:wikimedia)
但是銀鯧不行,它們的嘴巴不太“正?!保?strong>銀鯧的上顎被皮膚包住動不了,張嘴閉嘴只能靠下顎。
但是它們的下顎長得也是一言難盡,總之就是一個天包地的形態(tài)。用專業(yè)術語來說,銀鯧的嘴巴是“下位”,沒有辦法吃水面飼料。
銀鯧的上嘴唇動不了(圖片來源:FishBase.se)
好吧,那你總可以吃水底的飼料吧?
銀鯧也不吃。
當然這也不能怪銀鯧,因為它們身體是又扁又平的,要一直游動才不會側翻。如果一口氣吃到飽,可能就會在海底躺平劃傷鱗片然后死掉。這就是它們不碰水底飼料的原因。
天包地的嘴巴和扁平的體型導致銀鯧只能吃水中的食物,而且不得不吃兩口就跑,跑一會兒再回來吃,頗像小時候被追著喂飯的你。
但就是面對這樣難伺候的銀鯧,最近研究者們也找到了人工大規(guī)模飼養(yǎng)的方法。
上文提到的施兆鴻團隊花了20年,給銀鯧設計了專門的飯桌還有住所。
專門用于給成年銀鯧喂食的飼料網(圖片來源:見水?。?/p>
他們設計的銀鯧飯桌是“懸空”式的,對奇葩的銀鯧嘴巴很友好,飼料也不會掉到水底污染水質;養(yǎng)殖場則是大小適中的人造海水飼養(yǎng)池。
看著銀鯧終于接受人類的喂食了,大家想必也留下了欣慰的口水。希望我國的養(yǎng)殖方法能夠盡快推廣開來,讓這個美味不要失傳吧。
生前委蛇黑道,死后清清白白。
參考資料
https://docs.qq.com/doc/DVE9jVUFPZWN6ZXhK
- 每日聚焦:這道著名海鮮你可能吃過,但不太可能見過它死前真面目
- 每日動態(tài)!炒抗原、血氧儀、特效藥的冰火45天:誰暴富,誰被套牢?
- 今日快看!36氪首發(fā) |「諦聲科技」完成B輪融資,利用AI聲學檢測技術服務企業(yè)運維
- 怎樣查詢車輛違章記錄?如何查車輛違章記錄?
- 快資訊: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月9日—1月15日)
- 天天新消息丨澳大利亞專家:尼泊爾墜機事故或與飛行員失去對飛機控制有關
- 焦點精選!這一幕幕,就是回家的意義
- 每日速遞:多只基金去年四季度調倉路徑曝光 保持高倉位運行 提高組合均衡度
- 今日要聞!拜登批準:“重大災難狀態(tài)”!突發(fā)慘案 8人死亡!
- 環(huán)球快播:尼日利亞中部發(fā)生交通事故 已致16死83傷
- 天天消息!增長低于200%就不及格?這一產業(yè)迎爆發(fā)!
- 與俄聯合軍演開始,白俄羅斯稱準備好應對烏克蘭的挑釁行為
- 【環(huán)球報資訊】互聯網大廠反腐!美團放大招 移送司法機關107人 全年清退合作商41家
- 天天微動態(tài)丨1月16日盤前重要產業(yè)新聞
- 今日快看!多個產品取得歷史性突破,康恩貝2022年扣非凈利增長超200%
- 光年是多少?一光年等于多少年?
- 富國基金蔡卡爾:港股行情火熱 反彈持續(xù)性或可期
- 天天快看:華峰超纖:預計2022年凈虧損2.7億元-3.3億元,同比轉虧
- 華安證券:春節(jié)在即,內外部共振向好
- 怎樣當好班主任?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