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天天即時看!系統(tǒng)思維的11個修煉法則:為什么你總是想不明白一件事? 2022-12-05 21:44:41  來源:36氪

2022,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2023,要為自己和團隊,找到確定性。

個人發(fā)展受限,企業(yè)成長受限,當外部充滿未知時,我們不妨先練內功,從系統(tǒng)內、組織內找到解決困難的關鍵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如何找到這樣的關鍵解?

世界著名組織學習大師彼得·圣吉的《第五項修煉》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第五項修煉》這本書揭示了第五項修煉——系統(tǒng)思考的11條微妙法則,這11條法則對我學習和應用系統(tǒng)思維有很大幫助。善用這些法則,能夠幫助你系統(tǒng)、高效地解決問題。接下來我就用書中提到的和我接觸的一些例子來說明這些法則。

法則1:今日的問題源自昨日的解

怎么理解這個法則?

一位業(yè)內資深hr曾經給我和朋友講過一個獵狗和獵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發(fā):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它,追了很久也沒有追到。牧羊狗看到此情景,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小的反而跑得快多了?!鲍C狗回答說:“你不知道,我們兩個完全不同!我僅僅是為了一頓飯而跑,它卻是為了性命而跑呀!”

這話被獵人聽到了,獵人想:獵狗說的對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想個好法子。于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凡是能夠在打獵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骨頭吃。這一招兒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因為誰都不愿意看著別人有骨頭吃,而自己沒得吃。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而小兔子卻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獎賞差不多,獵狗們善于觀察并發(fā)現了這個竅門,專門去捉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發(fā)現了這個竅門。獵人對獵狗說:“最近你們捉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么?”獵狗們說:“反正得到的獎賞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為什么費那么大的勁兒去捉那些大的呢?”

獵人經過思考后,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采用每過一段時間就統(tǒng)計一次獵狗捉到的兔子的總重量的方法,按照獵物的重量來評價獵狗的表現,以決定這些獵狗在一段時間內的待遇。于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獵人很開心。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發(fā)現,獵狗們捉兔子的數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經驗的獵狗,捉的兔子的數量下降得越厲害。于是,獵人又去問獵狗。獵狗說:“我們把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您,主人。但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獵人做了論功行賞的決定,分析與匯總了每只獵狗捉到的所有兔子的數量與重量,并規(guī)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了一定的數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頓飯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獵狗們都很高興,大家都努力去達到獵人規(guī)定的數量。

一段時間過后,終于有一些獵狗達到了獵人規(guī)定的數量。這時,有一只獵狗說:“我們這么努力,只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了這幾根骨頭。我們?yōu)槭裁床荒芙o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獵狗離開了獵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獵狗和兔子的故事,其實講出了公司激勵制度的難題,當hr每一次想優(yōu)化激勵制度時,這個激勵動作都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而且好像永遠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今日的問題源自昨日的解,我們今天用的解決辦法,往往會成為明天問題的根源。

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種現象。

比如,產品銷量不行,大家就會熱衷于搞促銷,比如雙十一折扣活動,這確實能吸引許多顧客提前購買,但是,活動之后,訂單數量往往會直線下降,遠遠低于折扣活動之前。

法則2:越用力推,系統(tǒng)反彈力越大

彼得·圣吉稱這種現象為“補償性回饋”,意思是我們越是善意地干預,越是引起系統(tǒng)的反面效果,他舉了美國緝毒警察的例子:

美國的緝毒警察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拘捕了東部街區(qū)的D梟,那么很快在西部街區(qū)就會冒出很多D品商來。再有,如果哪個城市查獲了大批D品,那么很快還會有D品商冒出來,因為查獲大批D品后,D品短缺,價格高漲,許多受不了D癮的吸D者和經不住暴利誘惑的D品商會選擇鋌而走險。

補償性回饋不限于大的系統(tǒng),放在個人身上也一樣。比如,戒煙會讓一些人體重增加,身材變差。之后,心里有了壓力,為了解壓,又開始抽煙。再比如,為了減肥,有些人選擇節(jié)食,可節(jié)食中對美食特別渴望,按耐不住,大吃了一頓,體重增加,又得繼續(xù)減肥。

法則3:情況變糟之前先變好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美國政府曾經為城市低收入群體大批量建房子,同時為他們做職業(yè)培訓,花了大量資本和人力,這些舉措確實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十年過去后,低收入群體不但沒有變少,反而更多了。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來,聽說有這樣的補助后,大批低收入群體從別的城市或者鄉(xiāng)村趕來,享受福利,導致新住宅區(qū)過度擁擠,職業(yè)培訓也供不應求,城市稅收被消耗,最終讓更多人陷入貧困。

法則4:顯而易見的解往往無效

書中講了一個你聽完可能會笑的故事:

一個過路人在路燈下遇到一個醉漢,醉漢跪在地上好像在用手摸什么。路人問醉漢在干什么,醉漢說:“我在找我家房門的鑰匙”。路人問:“你記得是在哪丟的嗎?”醉漢回答是在他房子的大門前丟的。路人問:“那你為什么在路燈下找呢?”醉漢說:“因為我家門前沒有燈?!?/p>

法則5:對策可能比問題更糟

有時候容易的、或熟悉的解決方案不但沒有效果,反而造成更壞的后果。這讓我聯(lián)想到《呂氏春秋》里的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別國看見同胞被賣為奴婢,只要他們出錢把人贖回來,那么回到魯國后,就會給他們補償和獎勵。

這條法律讓很多落難他鄉(xiāng)的魯國人因此而得救,重返故國。

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個很有錢的商人,他從國外贖回來很多魯國人,卻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子貢以為自己干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以為自己帶了一個好頭兒。

然而,沒想到自己的善舉換來的卻是老師孔子的嚴厲責罵。

孔子說,魯國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過是人們心中的一個”義“字,只要大家看見落難的同胞時生出惻隱之心,只要他們不怕麻煩去贖這個人,去把同胞帶回國,那就完成了一件善舉。事后國家會給他們補嘗和獎勵,讓行善舉的人不至于受到損失,而且能得到大家的贊揚。長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但是,子貢的所作所為,固然讓他贏得了更高的贊揚,但是同時卻拔高了大家對”義“的要求。往后那些贖人之后向國家要錢的人,不但得不到大家的稱贊,甚至還可能會被國人嘲笑,責問他們?yōu)槭裁床荒芟褡迂曇粯訛閲謶n,就會造成做善事的人越來越少,更多的人無法重回故土。所以,子貢的行為不但不是善舉,反而是最可惡的惡行!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有些人以飲酒來消除壓力,沒想到后來卻養(yǎng)成酗酒的壞習慣。

法則6:快就是慢

最經典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龜兔賽跑”以及“揠苗助長”,在商業(yè)案例中,這種情況也經常發(fā)生:

比如,某家電品牌是該領域的王者,曾經有多種產品的市場份額占據全國領先位置。但是在21世紀初,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其花費巨資收購了兩家世界巨頭的相關業(yè)務,朝世界500強的目標奮進。然而這兩次國際并購,讓其因水土不服而連年虧損,差點破產,進入世界500強的理想至今未能實現。

法則7:因與果在時空上并不緊密相連

上面我提到的那些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錯看了因果關系。我們以為,因和果在時間、空間上是緊密連接的,所以把銷量少、貧困、肥胖……都歸因于眼前的原因:如果銷售達不成目標,就搞促銷;如果住房不夠,就建更多的房子,如果身體太胖,就少吃一點……

小朋友在玩游戲時,才會在很小的時間和空間內找答案。而有的管理者,也是這樣來思考管理問題的。

系統(tǒng)思考時,首先就要拋棄這個傾向,在更大的時間和空間上找因果關系。

法則8:微小的變革可能產生很大的成果

系統(tǒng)思考的結果并不一定要搞一個大動作,有時候只需要 一個小小的關鍵行動,就可以產生重大、持久的效果,這個小小的關鍵行動就是高杠桿解。

要找到這個最省力的高杠桿解,其實并不容易。彼得·圣吉老師在書中舉了個例子——輪船上的輔助舵。輔助舵是舵上的小舵,它的作用是讓輪船的舵更容易轉動,這樣輪船更容易控制方向。

試想一下,假如一艘萬噸巨輪在大海中航行,要使它向左轉,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向左推一下它的頭。但是以萬噸巨輪的重量和速度,那得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產生向左轉的效果?那么能不能利用杠桿原理,找到一個支點,然后用最省力的方式讓船轉彎呢?

確實可以,杠桿的支點位于船尾,把輪船的尾部向右推,油輪就能向左轉。這時,小小的輔助舵就產生了大大的功效。因為船越大,舵越難轉動,越需要輔助舵。

輔助舵遵循的是杠桿原理和流體力學原理,可見要找到這樣的高杠桿解并不是隨隨便便的事。為了找到它,我們需要從系統(tǒng)背后的“結構”來看,而不是從表面的“事件”開始,觀察變化的全程,不要用靜態(tài)的視角,做點狀思考。

法則9:魚與熊掌可以兼得,但需要一個過程

無論是個人選擇,還是公司的戰(zhàn)略選擇,我們往往以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以為二者有矛盾,非此即彼。其實不是,如果用系統(tǒng)的觀點來看,會發(fā)現矛盾并不存在。因為一旦深入觀察變化過程,采用“動態(tài)流程思考”,我們就能識破靜態(tài)片段式思考產生的錯覺,會看到一幅新的景象。

比如,一座城市,既可以要“綠水青山”又可以要“金山銀山”,生態(tài)壞境的改善能 夠帶來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改善增加了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人才的聚集又帶動了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城市的更大收入,于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者可以兼得,只是需要一個過程。

經濟學中的“馬太效應”,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法則10: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彼得·圣吉在書中講了一個古老的故事:三個盲人遇到一頭大象,每一個人都被嚇得大喊大叫。第一個人,摸到了大象的一只耳朵說:“這是一個又大又糙的家伙,像塊地毯。”第二個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說:“我摸到的才是真相,它就是根中間空的管子!”第三個人,摸到了大象的一支腿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它又硬又結實,像一根柱子。”

這三個盲人其實和許多公司里的產品、銷售、運營有雷同的地方。因為一個公司里的實際情況往往如此,每個部門各司其職,看不到各部門之間的互動,因此也就不知道大象的全貌。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把大象一分為二,可以得到兩頭小象嗎?當然不能。其實,包括公司,任何一個組織都不可以簡單地將其切分為幾個獨立的部門,否則只會一團亂,從而找不到關鍵的杠桿解。找不到杠桿解,困難就無法解決,因為杠桿解往往存在于互動中的位置,無法從明顯的片段中發(fā)現。所以我們經??吹剑块T與部門之間,往往只會各掃門前雪,把問題掃給別的部門,甚至互相甩鍋。

法則11:沒有絕對的內外

系統(tǒng)是沒有絕對的內外之分的,即便是外部原因,也要變成系統(tǒng)內的原因來處理,因為解決之道,往往藏在我們跟“敵人”的關系當中。

關鍵詞: 第五項修煉 一段時間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