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杭十一中校長李求萍的一封信 2022-05-26 14:41:20  來源:杭州日報

一封信,讓杭州第十一中學老師李求萍的思緒飛回四年前。

上個月底,一位家長找到杭十一中校長莫若虹,遞給她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請莫校長一定親手交給李老師。”看到信封上的名字,李老師很快就想起,這是四年前畢業(yè)的學生小沈。

畢業(yè)多年,一家人對李老師的感謝一直“銘記于心”,現(xiàn)在,小沈大學畢業(yè)并考上了研究生,一心想將這份喜悅分享給自己的人生導師。

校長發(fā)布 發(fā)布人:莫若虹

畢業(yè)四年,他一直都記得老師扮的皮卡丘

除了報喜,信中還寫下了另一件事。

小沈高考那年,備考時學生們的心弦都繃得很緊,為了給學生解壓,一節(jié)課上,李老師穿上卡通人物皮卡丘的玩偶服,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特別是小沈,當即就激動地撲上去,和“李卡丘”撞了個滿懷。

這一撞“威力”不小,不小心傷到了老師的脖子。李老師忍著疼痛,若無其事地說:“就憑你這份沖勁,高考一定一舉高中!”此后的日子,李老師一直戴著護脖堅持帶傷上課,直到高考。

“沈同學媽媽直到高考送考,才知道李老師戴護脖的真相,感覺很歉疚,李老師也是怕孩子受到責備影響備考情緒,所以從未向家長提起。”莫校長說,小沈家長也想趁著這次報喜的機會,把心中這份深藏多年的感激與愧疚一并說出來。

并不僅是這一件事,小沈家長想表達的感激還有很多,例如高中三年,孩子從叛逆變得陽光積極,并且學業(yè)有成,如今更圓了一直以來的“讀研夢”,她在信中這樣寫道“每一份驚喜都得益于李老師和十一中的教育。”

讀完信后,看著這封信的最后八個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莫校長感嘆“這是對我們的最大肯定。像沈同學這樣的學生,我們學校還有很多很多,這也正是十一中百年學府教書育人的底氣。”

校園全景 六年里三位“十一中人”成為院士 背后是滿滿的文化積淀

就在小沈媽媽送來感謝信的第二天,《杭州亞運》雜志上的一篇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院長高翔的專訪在莫校長的朋友圈刷屏,“高院士是大我兩屆的學長,初高中都在十一中就讀,是不折不扣的十一中人。”莫校長笑著說。

高翔教授202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加上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海洋地質專家李家彪、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阿里云創(chuàng)始人王堅,他們都曾在杭十一中度過難忘的中學年代。短短六年時間,三位杭十一中畢業(yè)生當選院士,同樣也是杭十一中畢業(yè)的莫校長坦言,“作為在這所百年老校學習、生活、工作了數(shù)十年的我看來,‘六年三院士’的背后是學校深厚的積淀。”

和李求萍一樣,“責任心強、熱情敬業(yè)”一直是杭十一中老師的一個標簽?,F(xiàn)在,李家彪仍想對當時的班主任黃淑真表示感謝:“她是一位有學問的語文老師,對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有很大影響。我至今清晰地記得黃老師上課時對文章的圈點、文雅的舉止和慈祥的笑容。”高翔也對各科老師如數(shù)家珍,當年政治老師陳愛芬在考前特地把輔導資料送到他家,叮囑他好好復習,令他感動至今。

面對這些新老畢業(yè)生的回憶,莫校長很感慨,“真的很感謝我們的老師,他們用知識的厚度、教育的溫度、關愛的廣度,幫助每一位心懷夢想的學生選擇在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跑道上,迎風起航。”

這群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同樣不俗,專任教師里,中、高級職稱教師超過9成,研究生超3成。其中不乏全國、省、市優(yōu)秀教師,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省“春蠶獎”獲得者,市優(yōu)秀班主任,市十佳師德楷模,市“雙十佳魅力教師”,市學科帶頭人等。

學生的培養(yǎng)不光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唱好戲”,還需要學校搭好臺。莫校長列舉,“你可以看到,我們學校師生關系都特別好,每年我們都會舉辦特有的師生節(jié),師生同臺表演、同場競技,共享歡樂。還有體藝節(jié)、學科游園會、‘一九〇’文化月等,學生們的才華得以施展,由此誕生出‘杭州市最具實力文學社’的彗星文學社、迅速成長的‘國內首家將博物院引入校園’的3D考古社,還有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的創(chuàng)意機器人社。在2021年第22屆省機器人項目成果展示比賽中,機器人社榮獲浙江省一等獎,同年,在第17屆浙江省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中,再獲兩個省一等獎。”

莫校長說,學校依托名師資源,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按需設課,個性輔導,收獲的是學生的高成長性,“而讓每一位學生成長為最強的自己,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使命。”

關鍵詞: 英語演講稿范文 英語聽力技巧 適合學英語的美劇 音標讀法 2021考研科目時間表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