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點 >
威華股份(002240.SZ)轉型失利或被ST 產能擴張拖垮現金流 2020-08-28 16:28: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8月6日,威華股份(002240.SZ)公告披露調整定增方案。認購對象由六家調整為四家。募集資金總額由不超過18.5億元調整為不超過11.5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與大量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相得益彰的是,威華股份大幅下滑的業(yè)績和捉襟見肘的現金流。半年報顯示,威華股份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7.53億元,同比下降28.95%,實現凈利潤-1.67億元,同比下降385%,與預計凈利潤存在較大差距,虧損進一步擴大。經營現金流為-3.42億元,同比下滑318.71%。值得一提的是,若2020年再度虧損,威華股份將面臨著“披星戴帽”風險。

近年來,威華股份轉型新能源材料領域,其不斷加大投入擴張產能,但也因此拖垮現金流。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上游新能源材料受到波及,鋰鹽供需失衡、產能過剩,行業(yè)整體出現下滑趨勢。威華股份出師未捷,如今又再度剝離原人造板主業(yè)堅定新能源材料路線,能否為其創(chuàng)造新機會?

產能擴張拖垮現金流

公開資料顯示,威華股份主營業(yè)務原為人造板的生產和銷售;2016年,通過增資控股萬弘高新和致遠鋰業(yè),公司主營業(yè)務延伸至稀土及鋰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新能源材料領域,從而成為一家新能源材料業(yè)務和人造板業(yè)務并進發(fā)展的企業(yè)。

2017年以來,威華股份不斷在資本市場運作,累計募得資金22.17億元,用于收購新能源材料公司股權和新能源材料業(yè)務擴張。根據此前的募資計劃,各項目實施將為威華股份帶來每年不低于28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和超過3億元的利潤。

但急速擴張卻并未給威華股份帶來預期收益。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間,威華股份累計實現凈利潤1.01億元,不及當年預期收益的三分之一。其中,2019年公司凈利潤為-5924萬元,同比下滑154.66%。

進入2020年,虧損更是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僅實現營業(yè)收入7.53億元,同比下降28.95%,實現凈利潤-1.67億元,同比下降385%,虧損額度直接超過去年全年。除此之外,不斷擴大的產能投入也在拖垮威華股份的現金流。

2019年年報、2020年半年報顯示,威華股份經營現金流分別為1879.1萬元、-3.42億元,而同期短期借款則分別為9.21億元、9.93億元,借款幅度不斷增大,經營現金流出現嚴重下滑,遠無法覆蓋短期借款,短期償債壓力較大,與此同時,威華股份還存在大量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應付賬款等,現金流承壓。

“公司目前不存在現金流緊張和資金斷裂風險,亦不存在債務危機及現金流危機。”威華股份董秘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她提到2019年公司短期借款增加中有2.71億元屬于票據貼現借款,公司已經為此繳納保證金,扣除此部分保證金后,短期借款增加比例縮小至29.06%,同時應付賬款中應付設備款2.63億元,由于部分設備雖已投入使用,但暫未做完竣工驗收決算,因此尚未支付。并且公司還有近1億元銀行授信尚未使用。

盡管威華股份否認現金流遇緊,但半年內連續(xù)兩次募資補充流動現金卻讓威華股份捉襟見肘的現金流暴露出來。2020年3月,威華股份通過非公開發(fā)行募集配套資金款項6.5億元,其中3.2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時隔不到半年,8月6日,威華股份又再次公布定增預案,將原18.5億元的募資總額調整為11.5億元,并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2020年半年報顯示,作為匯票保證金,威華股份有3.36億元受限貨幣資金,占貨幣資金總額58.84%。此外,威華股份還存在通過應收票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質押、抵押受限的資產合計近12.44億元,占資產總額24.71%。由此可見,威華股份對資金的需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另一方面,威華股份不斷融資擴張產能,從而帶來高額的財務費用,對公司業(yè)績也造成反噬作用。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威華股份的財務費用占比凈利潤出現倍數。尤其是2019年及2020年,威華股份出現虧損的情況下,財務費用仍然高居不下。

剔除主業(yè)

2017年6月,威華股份實際控制人由李建華變更為盛屯集團,公司開啟向新能源轉型之路。同年,威華股份通過非公開發(fā)行股份募資6.74億元,分別用于萬弘高新的“年綜合回收利用萬噸廢舊磁性材料生產線建設升級改造項目”、及致遠鋰業(yè)的“年產2萬噸氯化鋰、1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及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

但萬弘高新項目僅建設一期工程,自達產后累計收益為-1270.17萬元,與此前承諾的年凈利潤8859.64萬元相差甚遠?;貜椭袊W財經記者采訪時,威華股份表示萬弘高新項目不及預期主要是由于稀土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廢舊磁性材料的收購價格高于預期所致。稀土產品受政策、經濟形勢、市場環(huán)境等多重影響,價格波動較大,不利于公司持續(xù)穩(wěn)定地發(fā)展。因此公司于2018年一季度對萬弘高新的投資項目進行調整,暫停二期工程的建設。

而致遠鋰業(yè)的鋰鹽項目自調整為“年產 1.5 萬噸電池級單水氫氧化鋰及 2.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后,實際投產時間由2019年6月延期至2020年6月,截至6月卻并未有下一步消息釋放。

“公司在2019年內已建成2.3萬噸產能,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剩余產能的建設進度略有延后,預計2020年下半年將建成投產。”威華股份董秘回復中國網財經記者時稱。

在上述項目進展、收益并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威華股份2020年又再度為收購標的奧伊諾礦業(yè)進行配套募資,而該標的公司被收購當時處于建設初期,并無收益產生。盡管威華股份將產業(yè)擴展到新能源材料上游,但其利潤不升反降,甚至出現虧損。新能源戰(zhàn)略似乎是威華股份孤注一擲的救命稻草,為此不惜剔除主業(yè)。

此前,威華股份公告稱,擬出售人造板業(yè)務相關資產。2019年年報顯示,人造板及林木業(yè)務占據威華股份總營收67%以上,2020年半年報亦保持該占比。“公司本次出售人造板業(yè)務相關資產,將使公司更加聚焦于新能源材料業(yè)務。”威華股份董秘接受采訪時表示。

然而威華股份在新能源材料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增加融資成本,其實際產能利用率又如何?根據2020年半年報,威華股份鋰鹽產量產能為7373.58噸,產能使用率僅32.06%。萬弘高新則實現收入7847.08萬元,同比下降24.99%,實現凈利潤-189.65萬元。

此外,鋰鹽行業(yè)整體都存在下滑趨勢。碳酸鋰、氯化鋰、氫氧化鋰等鋰化合物通稱鋰鹽,根據西南證券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碳酸鋰總需求量約為28.83萬噸,全球氫氧化鋰總需求量約為7.6萬噸。國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鋰及其衍生物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LCE)的總產能合計約為75.5萬噸;全球基礎鋰鹽產量合計約為37.7萬噸,整體產能利用率約為49.93%。

受此影響,2019年年末,國內碳酸鋰價格跌至5.05萬元/噸,氫氧化鋰價格跌至5.45萬元/噸。進入2020年,國內碳酸鋰報價下探至4萬元/噸,同比下滑45.21%;氫氧化鋰價格降至5萬元/噸,同比下滑39.76%。

受疫情和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影響,威華股份的下游客戶也不甚樂觀。根據中汽協(xié)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9.3萬輛,同比下降37.4%,預計2020年全年整體下滑10%-20%。

威華股份公告披露稱鋰鹽業(yè)務的產能陸續(xù)建成,但其投產后的產能釋放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出售人造板業(yè)務相關資產后一段時間內營業(yè)收入、凈利潤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換言之,其2020年業(yè)績或難樂觀。

關聯交易作價接連遭到質疑

威華股份通過并購、出售資產的模式逐步向新能源企業(yè)靠攏,而其中多筆交易是與控股股東盛屯集團間的關聯交易,交易作價時常受到市場質疑。

2019年,威華股份通過發(fā)行股份及現金支付的方式作價9億元收購控股股東盛屯集團持有的盛屯鋰業(yè)100%的股權,盛屯鋰業(yè)持有奧伊諾礦業(yè)75%的股權。這筆交易當時受到了大量質疑,主要是由于盛屯鋰業(yè)2017年-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3535.45萬元、-741.29萬元和-419.52萬元,連續(xù)虧損,且主要資產奧伊諾礦業(yè)彼時未正式投產,截至2018年9月30日,其母公司口徑凈資產賬面價值僅1.19億元,威華股份根據“折現現金流法評估的礦業(yè)權資產”預評估值卻高達6億元,評估增值404.20%。與其同時,威華股份同期凈利潤僅為2626.2萬元。

另一方面,盛屯鋰業(yè)還疑似存在“突擊入股”的情況。天眼查資料顯示,交易前夕,盛屯鋰業(yè)新增4位股東,分別是前海睿澤、東方長豐、盛屯貿易、盛屯集團,其高管均為威華股份關聯人或董事長,亦或與威華股份存在股權結構關系。

根據威華股份2019年年報,奧伊諾礦業(yè)擁有四川省金川縣業(yè)隆溝鋰輝石礦采礦權和太陽河口鋰多金屬礦詳查探礦權,其中業(yè)隆溝鋰輝石礦于2019年11月投產,然而當期實現利潤僅-675.43萬元,低于預期業(yè)績。

前有上市公司高溢價買來控股股東虧損資產,后有控股股東高價打包購買威華股份毛利下降業(yè)務,威華股份與盛屯集團間從“左手”再倒“右手”。

今年6月,威華股份公告披露稱,擬將公司人造板業(yè)務相關資產出售作為標的向控股股東出售。截至2020年5月31日,本次擬出售總資產21.79億元,凈資產14.18億元(未經審計),分別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總資產和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的44.62%、55.88%,該資產初步評估值為16.5億元至17.3億元。

券商測算稱,由于估值高于凈資產,本次交易若能在2020年完成,將為威華股份貢獻1億元的利潤。根據年報,威華股份2019年實現凈利潤-5924.06萬元,2020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67億元,同比下降385%,虧損幅度超2019年全年。若連續(xù)兩年虧損,威華股份則將面臨著“披星戴帽”的風險。因此,本次收購收益對于威華股份來說至關重要。

若控股股東以高估值從威華股份手中將人造板業(yè)務接手過來,便能為威華股份解決“燃眉之急”,但標的資產是否能夠撐起該估值?2020半年報、2019年報顯示,威華股份人造板及林木業(yè)務實現收入5.05億元、15.27億元,毛利率為13.91%、15.3%,同比下降3.07%、1.96%。即威華股份該板塊業(yè)務存在毛利率持續(xù)下滑的風險,估值或許還將下降。

截至目前,該筆交易仍未有進一步進展。(記者里豫 鄧玉蕊)

關鍵詞: 威華股份002240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