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國產劇版《三體》預告惹爭議,科幻小說改編為什么總容易「翻車」? 2021-11-05 09:22:32  來源:36氪

「科幻」毫無疑問是國產影視劇作品中最缺的題材類型。

點開豆瓣,篩選一下國產科幻電影你會發(fā)現(xiàn),33 年前的《霹靂貝貝》至今居然還是名列前茅的「科幻大片」,緊貼 2 年前大火的《流浪地球》之后。

再看看國產科幻電視劇,除去《鎧甲勇士刑天》《快樂星球》等子供向作品,也很難找到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科幻電視劇。

中國觀眾需要一部優(yōu)秀的國產科幻影視劇,比起從零開始策劃拍攝,改編一本成功的科幻小說是實現(xiàn)這個目標最快的捷徑,但也是最陡峭——原著黨高期待的反面,是對瑕疵的零容忍。

這也是為什么,每次《三體》改編影視劇相關的消息傳出,總能在社交媒體激起千層浪。

最近騰訊視頻和網(wǎng)飛都釋出了各自《三體》改編劇的新消息,前者毫無預警的發(fā)出了一段 3 分鐘的預告片,后者則公布了選角的名單。

而粉絲們對于兩個版本的態(tài)度卻出奇的一致:「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p>

01 國產《三體》有什么值得期待?

作為首次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亞洲作品,《三體》在中國科幻迷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他們既希望《三體》能夠 IP 化,衍生出龐大的影視宇宙,又擔心貿然的影視化丟了原著的史詩感,淪為下一個被資本注滿糖水的俗氣 IP。

在《三體》首個真人影視化預告片發(fā)布后,這種矛盾的期待在兩極分化嚴重的評論區(qū)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騰訊版《三體》預告片中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公布了各位主演對應的角色:于和偉扮演史強,張魯一扮演汪淼,陳瑾、王子文扮演老少兩版葉文潔,林永健扮演常偉思……

預告片剪輯選擇的鏡頭幾乎都是小說里具有代表性的片段,配合「你的人生屬于一種偶然」「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世界屬于三體」等名場面臺詞,對劇情的還原度還是頗高的。

但一千個粉絲心中就有一千部《三體》電視劇,預告片一經(jīng)發(fā)布,粉絲們不滿選角的抱怨便紛至沓來。

有的認為王子文不能勝任葉文潔的角色,有的認為姜武更適合扮演史強,正片還未播出,比較和吐槽已經(jīng)先至。

與此同時,有評論還認為相比起網(wǎng)飛版《三體》的選角,騰訊版《三體》的選角要順眼不少。

在網(wǎng)飛首次公布的 12 位演員名單中,包含不少參演過《權力的游戲》和漫威改編劇等作品的演員,但其中只有 4 位亞裔演員,這意味大部分讀者熟悉的角色都將由外籍面孔飾演。

另一個讓粉絲們揪心的就是騰訊版《三體》的特效水平,在預告片中出現(xiàn)了兩場重要的純 CG 畫面,一場是《三體》游戲的場景,另一場則是「審判日號」被毀,不少網(wǎng)友看完后吐槽 CG 場景搭建過于粗糙,有種網(wǎng)大的觀感。

平心而論,從騰訊版《三體》的預告片隱約能看出其有網(wǎng)劇水平線之上的水準,粉絲們對于預告片的吐槽,更多的是出于對一部心愛作品臻于完美的高標準要求,而忽視了成片成本等客觀因素。

另一方面,騰訊版《三體》比較傳統(tǒng)的拍攝手法,也讓粉絲們覺得少了一點「《三體》味」。

2015 年一部粉絲基于《三體:黑暗森林》拍攝的短片《水滴 Waterdrop》應該最能詮釋出這種「《三體》味」——一種簡約又晦澀難懂、需要反復品味的高級感,就像小說里樸實無華的水滴。

《水滴 Waterdrop》全篇只有 14 分 43 秒,歷時 3 年完成,初次看你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因為全片只有一個鏡頭,畫面一直慢慢地拉遠放大,從螺絲釘?shù)胶娇哲娕炘俚侥拘堑娜粘?,最后才發(fā)現(xiàn)這全是水滴上的倒影,配合偽紀錄片式的旁白訪談,營造的冷靜、殘酷氛圍讓人不寒而栗。

這部充滿細節(jié)的短片在豆瓣評分為 8.7 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部簡潔到有點難以理解的作品,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庫布里克塑造的黑石。

騰訊版《三體》選擇了大眾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改編,而不是追求曲高和寡的藝術意境,從商業(yè)傳播的角度來看無可厚非。

總的來說,在正劇開播之前,任何憑借蛛絲馬跡來超前「云評」的行為都是不負責任的。

與其糾結選角、逐幀扣預告片的細節(jié),藉此提前論證《三體》是部失敗的改編作品,不如適當?shù)卣{低心理預期,以平常心態(tài)等待兩部劇的開播。

02 為什么越是「科幻巨作」越容易翻車?

從 9 月在 Apple TV+ 上線的《基地》,到 10 月上映的《沙丘》,再到本月預告的《三體》,基于科幻著作改編影視劇似乎成了一股風潮。三部作品的主旨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世界觀完善且龐大,以至于非常難改編。

對于科幻著作改編的影視作品來說,它們天生就具備一顆好故事的內核,但不一定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以及燃燒得起的經(jīng)費。

《沙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84 年,大衛(wèi)·林奇就曾執(zhí)導過《沙丘》的改編電影,由于他試圖想將赫伯特的整部小說都塞進 3 小時的電影里,導致情節(jié)太過于混亂,這部當時制作成本最高的電影最終票房和口碑雙雙遇冷。

新版《沙丘》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吸取了大衛(wèi)·林奇的教訓,將電影故事情節(jié)大幅精簡,整部電影只改編了《沙丘》原著第一部的上半部(共六部),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沙丘》世界觀的塑造上。

《沙丘》的沙漠文明不同于大眾更熟悉的「好萊塢模版科幻片」,沒有充滿金屬氣息的人工建筑、飽和到溢出的霓虹色調和滿天飛的激光武器,而是遍地黃沙的自然沙景、獨特的撲翼機和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蒸餾服。

因此,要讓觀眾接受一個嶄新的世界設定,制片團隊需要在拍攝、道具等細節(jié)上花更多的心思。光是服裝,《沙丘》的服裝設計部門就設計了大約 2000 套,片中的重要服裝蒸餾服,每件都為演員量身定做,一共制作了近 200 件。

為了讓觀眾能夠更真切地感受到沙漠的氣息,《沙丘》有很多鏡頭都是在約旦的沙漠實景拍攝,且在更傾向于使用自然光,以模擬人眼自然的觀感,讓人更容易沉浸入電影之中。

從最終成片效果上看,丹尼斯·維倫紐瓦的鏡頭還原出了那個磅礴、神秘的沙漠世界,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改編。

而改編自阿西莫夫科幻巨作《基地》的同名劇集就沒那么幸運,《基地》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 6.3 分,而在爛番茄網(wǎng)的番茄指數(shù)和爆米花指數(shù)分別僅為 70% 和 55%。

阿西莫夫在《基地》上傾注近半生的精力,構成了一個極其復雜和龐大的故事宇宙,幾十年來好萊塢都認為《基地》幾乎不可能被改編成影視劇,因為這意味著漫長的故事線和海量的劇集。

劇版《基地》對原著的設定做出了很多修改,使得這部寓言式的作品變得像是披了層科幻外衣的《權利的游戲》,讓影視化變得更加順利。

然而這種「權衡」惹怒了不少忠于原著設定的粉絲,吐槽劇組「自以為是」的修改毀了《基地》這個 IP,即便劇組的服裝、道具的設計和視覺效果已經(jīng)達到了好萊塢非常優(yōu)秀的級別。

目前《基地》仍和 Apple TV+ 簽訂了續(xù)集的合約,但相比第一季粉絲期待的聲音已經(jīng)小了很多。

將體量龐大的科幻巨著改編成以秒算成本的影視劇,對編劇和導演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

繁雜的故事線如何做取舍?文字堆砌的意境如何用鏡頭表達?有限的成本下如何拍攝出無限的幻想?這些問題一旦處理不慎,便會導致改編劇翻車,遭受粉絲的唾棄。

所以,科幻改編劇缺的從來不是「劉慈欣」和「阿瑟克拉克」,而是下一個「庫布里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ID:ifanr),作者:黃智健,36氪經(jīng)授權發(fā)布。

關鍵詞: 翻車 科幻 小說改編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