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俞敏洪“神論”引軒然大波 暴露名人跨界發(fā)聲風險 2018-11-20 08:57: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俞敏洪“失言”暴露名人跨界發(fā)聲風險

然玉

11月18日晚間,微博個人認證為新東方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俞敏洪發(fā)表博文,就“現(xiàn)在中國是因為女性墮落導致整個國家墮落”言論道歉,表示是自己沒有表達好,引起了公眾的誤解,自己想表達的真正意思是,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當天稍早些時候,俞敏洪在演講中說,“中國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是要男人會賺錢,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國家的墮落。”

俞敏洪的一番“神論”,迅速引發(fā)軒然大波。他雖然立刻發(fā)博意圖澄清滅火,卻無奈一時之間余波難平。實在很難想象,俞敏洪作為商界大佬、勵志偶像行走江湖這么多年,居然會拋出此等奇葩言論,犯下如此低級的失誤。值得注意的是,和之前一些名人“雷人話語”事件不同的是,此番俞敏洪的“高論”并不是由網(wǎng)友片面截取、歪曲解讀而成,而基本就是他本人的“原話輸出”,這客觀上使得此事更顯詭異……大佬們一旦“放飛”起自我來,當真連自己都害怕。

所謂“因為女性墮落導致整個國家墮落”,無疑是荒誕不經(jīng)的奇談怪論,純屬徹頭徹尾的昏話,完全不值得一駁。難怪很多人從中解讀出了濃濃的“歧視女性”意味,以此大做文章,對俞敏洪提出嚴重質(zhì)疑。而為了自圓其說,俞敏洪硬是掰出了“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的討好回應,盡管求生欲很強,可是“圓話”的姿勢終究尷尬得不要不要的。諸如此類的解釋,雖然多少能夠消除一些質(zhì)疑,但也使話題繼續(xù)升溫,成為了眾人新的談資,恐怕俞敏洪實在是糾結(jié)得很。

事實上,關于女性的重要社會地位和社會功能,輿論界、學術界早有相對一致的認識,甚至成為了一種不容置疑的“底線共識”。在此方面,很多公眾人物一向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很少在公開場合表達“異見”,更不會主動口出狂言聳人聽聞,這可以說是一種最基本的自我保護。置于這種背景下,俞敏洪的失言似乎更是令人不解,我們不清楚他的那番話是講稿中原本就有的,還是他即興發(fā)揮張口就來的。不公開挑釁底線的共識判斷,這是社會認同的基礎,很遺憾,相關領域的某些精英人群,并未很好地遵守這一規(guī)則。

其實,個體失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在公眾內(nèi)心所產(chǎn)生的負面回響。在一個發(fā)達的商業(yè)社會中,“成功者”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quán)和影響力,他們中不少人逐漸超越了自己原本的“職業(yè)領域”,而不斷地跨界發(fā)聲,乃至化身為了一種普遍的“權(quán)威”,既以“道德權(quán)威”成為眾人生活的榜樣,也以“知識權(quán)威”成為人們學習的對象——“因為是成功者,所以什么都能說,說什么都是對的”,這種世俗而功利的“成功學崇拜”,乃是許多謬誤荒誕之源頭。

時下常見的景象是,地產(chǎn)老板談起哲學倫理學口若懸河頭頭是道,電商大佬說起文學藝術洋洋灑灑言之鑿鑿,仿佛只要在某一個領域獲得了“成功”,就一通百通無所不能。俞敏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是教育培訓領域的權(quán)威,卻也煞有介事地探討起了“價值評價與教育的方向”,而這嚴格說來乃是社會學的專業(yè)議題。某些名人跨界的意見表達,原本只是玩票性質(zhì),只不過,鑒于“權(quán)威外溢”現(xiàn)象的廣泛存在,其非專業(yè)的個人觀點,也往往會被世人鄭重其事地對待。

一些名人的口水話被追捧為金句,另一些名人的失言則招致了強烈反彈,這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一個“成功者為王”的世道里,擁躉的反噬也同樣剛猛無情。無論是考慮自身的利害關系,還是著眼于為社會貢獻精神價值,精英們恐怕都應當重溫“有多少本事說多少話”的規(guī)則才好。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