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城市生活 >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xiāng)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洋芋粉條便出鍋了 2021-01-05 13:43:15  來源:西海都市報

提取洋芋淀粉、配料打芡、放入漏條機、過涼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xiāng)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洋芋粉條便出鍋了。

2020年12月29日,三角城村委會院子里,整齊晾放著一排排洋芋粉條。洋芋粉條,是青海人必備的美食,是遠在省外的青海人對家鄉(xiāng)的念想。

為自產(chǎn)的洋芋粉條忙碌奔波

2020年12月29日上午,達坂山下的三角城村銀裝素裹,走在村道上,腳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遠遠望去,山腳下,一股熱氣從一間廠房不斷涌出。

循著熱氣的方向走去,十幾名工人在熱氣籠罩的廠房里各自忙碌。有的在打芡,有的往漏條機放凝固的淀粉,有的在給粉條“沖涼”,大家各司其職。

粉條廠有十幾名員工,從廠長到工人都是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村民。雖然從未經(jīng)營過粉條廠,但大家一條心,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干部都會出謀劃策。

村民伊雙梅是粉條廠的工人,臨近中午,她準備給大家做飯。伊雙梅家有老人生病,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雖然經(jīng)過一家人的努力,已經(jīng)在2018年年底脫貧,但她依然很努力。

“一天能賺100元錢,還能照看家。”從去年10月開始,村里就忙著籌辦開粉條廠的事情,從收購洋芋到粉條廠的建成,伊雙梅一直參與,她很看好粉條廠的未來。

曹守林是青海省有色第二地質(zhì)勘查院派駐三角城村的第一書記。這些日子他忙著幫村里的洋芋粉條找銷路,還忙著為訂購粉條的客戶送粉條。

說到粉條廠,被推選為生產(chǎn)廠長的王生豪底氣十足。“雖然以前沒制作過粉條,但我了解制作粉條的程序,大家推薦我當廠長,我也沒推辭。”王生豪每天起早貪黑,認真負責,他相信自己能把這項工作做好。

村民從粉條廠“獲利”

從冷庫拿出來的粉條暫時存放在村委會,村民張世財負責晾曬,同時負責將粉條打捆包裝。

60歲的張世財曾是村里的會計,粉條廠建成之初,他被村民和村兩委推薦為粉條廠的財務人員。從去年10月開始,村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就到鄰村或者田間地頭收購洋芋。

粉條廠發(fā)展至今,張世財算了一筆賬,“收購洋芋的價格是1斤4毛錢。8斤洋芋能打出1斤淀粉,1斤淀粉能出1斤粉條,按照市場價,1斤洋芋粉條售價8元。所以1斤粉條的洋芋基礎成本約3.2元。”

與此同時,張世財也悄悄給自己算了一筆賬。他在粉條廠干活,一天的工資是100元,從10月到12月,他賺了近8000元。

“粉條廠的工作不累,每天上午9點上班,下午四五點就能下班,工作比較輕松。”說到這,張世財臉上滿是笑容。

曹守林說,村里統(tǒng)計了一下,從粉條廠籌備至今,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70余名村民在粉條廠就業(yè),截至目前,務工支出已達12萬元。

將自然優(yōu)勢轉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

“2019年年末,縣上讓我們計劃村里來年集體經(jīng)濟的項目,大家開始集思廣益。”說到建粉條廠的初衷,曹守林娓娓道來。

每到冬季,開車往返于西寧和向化的路上,曹守林經(jīng)??吹阶湓谵r(nóng)戶家的手工洋芋粉條小作坊內(nèi)擠滿了人。有些人是去加工洋芋粉條,有些人是去購買粉條,小作坊內(nèi)的人氣在冬季一天比一天旺。

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景象,曹守林特意到小作坊做了市場調(diào)查。他這才知道,青海農(nóng)民家家戶戶都有的洋芋粉條,竟然還賣到了省外。

曹守林突然有了想法:三角城村的洋芋產(chǎn)量高,淀粉含量高,每年還有大批的菜商到田間地頭收購洋芋,既然洋芋粉條賣得這么好,我們又有天然的優(yōu)勢,為什么不轉化為經(jīng)濟優(yōu)勢。

于是,曹守林與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商量后,從網(wǎng)上查找建粉條廠需要的設備,了解粉條加工的流程,隨后便開始行動了。

在向化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項目立項申請、可行性報告、運行機制等如期開展,做好項目方案后,縣上一致通過。項目總投資58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專項資金480萬元,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各出50萬元中央財政扶持村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資金。

招工人、收購洋芋、建地窖、建粉條廠、裝過磅秤……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村民,大家不敢漏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辦廠期間,雖然也出現(xiàn)了不少困難,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

希望更多人品嘗到青海味道

2020年12月11日,這一天是讓三角城村和流水口村的村民無比激動的一天,這天是粉條加工廠第一天生產(chǎn)粉條的日子。

粉條剛出鍋,曹守林就拍照發(fā)到了朋友圈。果然,帶著農(nóng)家氣息的美食吸引了很多人,不斷有人向他訂購粉條。忙完工作后,曹守林不是在銷售村里的粉條,就是開著車趕去送粉條的路上。

曹守林介紹,項目所得的收益會按照5比3比2的方式分配。其中,收益的5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收益的30%用于村集體改善人居環(huán)境、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等公益事業(yè)及設立村級保潔員、護路員等公益崗位的相關合理開支,通過合理勞動增加收入;收益的20%用于各村補助遭遇重大災害的家庭、殘疾人、低保兜底戶、慰問困難群眾等。

曹守林表示,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產(chǎn)業(yè)是關鍵,粉條廠是兩個村500多戶農(nóng)戶的心血,他希望更多人吃到他們生產(chǎn)的洋芋粉條,品嘗到濃濃的家鄉(xiāng)味道。

關鍵詞: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