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消費要聞 >
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需仔細辨識其功效和適用人群 2019-08-01 10:59:01  來源:人民網消費頻道

29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yī)學學會營養(yǎng)食品分會主任付萍做客人民網消費頻道欄目“消費洞察”,以“保健品市場現狀與消費新動向”為主題,就相關熱點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付萍認為,國內外保健品審批管理方式不盡相同,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不要用同一標準選購不同商品,需仔細辨識其功效和適用人群。

隨著跨境電商業(yè)務的逐漸擴大,越來越多消費者可以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購買海外保健品。有部分消費者認為,“高質量、有保障”是進口保健品的代名詞,以至于出現部分消費者盲目信任海外保健產品現象。

國內外保健品存在何種差異?海外保健品真如消費者所認為的“高質量、有保障”嗎?對此,付萍解釋,國內外保健品管理與認證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保健品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膳食補充劑相當于國內的保健食品,但卻有所區(qū)別,美國FDI認證的是產品原材料,而中國‘藍帽子’則是認證產品本身,相比之下,國內的管理與認證辦法更嚴謹。”付萍說,美國的膳食補充劑是一些營養(yǎng)素補充劑或動植物提取物,例如番茄提取番茄紅素,是食物經過富集以后形成的產品,這類膳食補充劑允許在超市售賣,并且每個商品的標簽說明書上都標注“本陳述未經FDI認證,本產品不用于診斷、治療、護理或預防疾病”,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求購買產品。

付萍說,由于國內外對保健品的審批和認證標準不同,因此,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需要仔細辨識其功效和適用人群。例如國內對維生素D補充量為DRIs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也就是800個國際單位以內,而在美國超市售賣的維生素D 劑量可到1000到10000個國際單位,消費者在選購此類保健食品時,不同劑量適合不同的人,如果選擇不對,很可能會選擇到不適合自己的保健品。

針對國內外保健品宣傳方面存在的問題,付萍說,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國內外保健品,其原料和標簽說明書上都明確標注原料、推薦量、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和功能聲稱,均可以到國家網站查詢其細節(jié),對于官網上查詢不到的功效類說明,均屬于夸大宣傳。

“目前,國內保健品功效審批,同一個保健品功效不會超過四個,因此,若保健品宣傳‘包治百病’功效,多數是欺騙消費者。”付萍說。

關鍵詞: 保健品 選購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